現場離專案組不遠,開車不過十幾分鍾,現場的工人正乾的火熱,高腳架支起,工人跟著起管、運管、卸管,還有江一菲不認識的車輛在幫忙,雖然天氣已經微涼,但很多人還穿著短袖衣裳,忙的熱火朝天。
江一菲拿著相機照相,順便問一些問題。
潘洪海已經看到沈北安等人,從指揮台上跳下來打招呼。
姜中澤要過圖紙,與沈北安在旁邊研究,“……要對已鑽成的井眼進行井壁加固,做好後續的完井工作。”
“現在這口井是採取的射孔完井,這項工藝比較適合這片區域,之前打完深42井況也很不錯。”沈北安介紹著。
姜中澤來廠時間短,對廠區範圍內的井況瞭解不全面,還做不到沈北安說一口井他就知道在哪裡。
姜中澤點頭,“既然有先前的經驗可以借鑑,再看看這口井的情況,如果依舊良好,我們就可以在此片區域採取相同措施。”對待工作,他們都是認真的。
一口井的投入最少要幾百萬,如果最終成為廢井,幾百萬也會打了水漂,這是誰都不願意看到的。
“我聽說長慶那邊有水平井經驗可以借鑑,什麼時候有機會咱們也去學習學習。”姜中澤道。
同行取經很正常。
“我也聽說了,水平井工藝原理並不複雜,不過是利用井底動力工具,成斜角鑽井,將鑽井長度並段的定向鑽井技術,可以提高油氣產量,增大洩油麵積,但還得看咱們這邊的地質條件。”沈北安又接著道,“最好是幾個相關部門都派去一些專家,我們過去考察一番,如果可以借鑑,我們人力物力上都能節約,也可以更好地完善鑽井工藝。”
“好,回頭我就和林廠長提建議,爭取儘快成行。”姜中澤很贊同。
沈北安點頭,以往這種事他都是親自和林廠長說,現在多了姜中澤,他不能越俎代庖。
江一菲對技術口的事情所知甚少,來到前線後才懂了些皮毛,不過大概猜出沈北安二人所說的是鑽井方法的一種。
工作中的姜中澤和沈北安都是嚴謹細緻,江一菲心中一動,以工人工作場景為背景給他們拍了一張合影,今天這趟沒白來,大致內容她都想好了:與時間賽跑領導親臨一線指揮工人力爭縮短工作節點。
忽然,沈北安的手機響了,打斷了他要說的話。
“喂。”沈北安接起來。
電話那頭的人似乎很急促,說了幾句。
“陳主任怎麼樣了?你不要著急,慢慢說。”沈北安皺眉的追問。
江一菲和姜中澤都望向沈北安,難道是陳仲?
“好,我知道了,你馬上叫救護車,我馬上到。”
江一菲顧不上想稿件,“是陳仲嗎?”
沈北安點頭,“小馬說出車禍了,我過去看看。”
“我和你一起去。”江一菲扯過衣服,眼看快黑天,沈北安自己去她不放心。
“好,走吧。”沈北安將她的擔憂看在眼裡,“不會有事的,別擔心。”
姜中澤將圖紙扔給潘洪海,“我們一起去吧。”
喜歡你好,沈總請大家收藏:()你好,沈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