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言情小說 > 南梁舊事 > 第六十章 祭天吉酒3

第六十章 祭天吉酒3

推薦閱讀: 我不是別有用心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轉眼到了端午。自漢末,隨著自嶺北僑居嶺南的移民越來越多,嶺南風俗也越加漢化。至本朝,幾乎與江左無二。端午亦是嶺南大節,上至州郡官府,下至民間百姓,無不隆重以待。說起來,這端午之節,不僅在南地,便是北朝,都殊為看重。只因南北兩地曾經一統,曾有同樣情懷,敬憶有著剛烈風骨的先人,懷念為國土捐軀的仁人志士。官民傳統,幾百年悠長歲月,年年如是。

到了五月初五這日,在陽光還未照射清露之時,嶺南的居民會採集下菖蒲與艾葉。陽光剛一探頭,番禺城家家門庭上就已掛好菖蒲,廳堂內室也擺上了香氣襲人的艾葉。主婦們配帶著驅邪香囊,忙碌著包粽子、蒸米糕餅。男人們也頭插艾葉,抬出一壇壇雄黃酒,備牲醴。小孩子手足綁著驅邪香鏈,拿著由菖蒲、艾葉編製成的艾人玩偶,雀躍玩耍。

上午,各家祭祀祈福完畢,食物也準備停當。在正午明媚的陽光下,全城老少紛紛出城去江邊看龍舟賽。嶺南多河流,每年端午,凡近漢人住地,河道上都必有大大小小的龍舟賽。其中,尤以廣州府所辦的東江龍舟賽最為吸引人。東江龍舟賽,不但參賽船隻眾多,而且船隻精美華麗,獎金高昂。廣州刺史也會帶州官與士紳於江邊觀賽,並會親手為拔得頭籌的賽舟勇士授予龍旗。這對參賽的青年子弟來說,亦是無上榮譽。東江龍舟賽,每年都吸引番禺百姓空巷圍觀,甚至有外州郡士紳與青年子弟,不惜舟馬勞頓,特趕來番禺觀看。

蕭黯按傳統舊例,先於江邊設祭,而後登臺觀賽龍舟。蕭黯這日雖然事多忙碌,可仍時刻關注高遠朗,讓其不離他左右。高遠朗連日緊閉在宮府,著實煩躁,正好趁著端午出城散心。

正午之時,東江之畔,人聲鼎沸,萬民如織,百條各色大小龍舟,倚岸待發。東江東西兩側各支十四架大鼓,二十八位紅衣鼓手已就位,只待吉時擊鼓。東江西側北岸,身著皂衣青袍刺史服制的廣州刺史蕭黯帶領百官士紳,登上黃檀木打造的高高觀景臺。隨後,有壯士擎九條龍王登上高臺,寓意嶺南九州九水。吉時一到,頓時鼓炮禮樂齊鳴。蕭黯手擎漆筆,點睛九條龍王。嶺南勇士舞動九條七才巨龍,飛入人群,民眾爭相伸手摸龍神祈福,這九條巨龍將從西線舞往東線百舟起點。不久,東線見九條巨龍,鼓樂聲打響,百舟鼓譟待發。待戰鼓整齊響起,丹旗揮舞,龍舟賽正式開始。頓時,百船齊發,百舸爭流,江面沸騰起來,江岸民眾也沸騰起來。而西線觀景臺更靠近終點,東線的賽船已發出,觀景臺所見江邊仍只無影蹤,只西岸圍觀的民眾遠遠的聽到東岸民眾發出喧嘩助威之聲,也呼叫著與他們相和。

這日天氣與往年比實在算不上太好,天色灰暗,厚厚的烏雲低低壓著,清冷的風忽弱忽強的吹來。蕭黯坐在高高的主位上,一邊忍著冷風吹過,一邊俯瞰打量著眾人。他看到坐在觀景臺下首前方的高遠朗,此刻正側首和身旁的歐陽屹說話。蕭黯看著高遠朗,心中浮現起他們共有的少年時代。就是這樣熟悉的臉孔和神情,伴隨他度過了孤獨而艱澀的成長歲月。歐陽屹好像說了什麼可笑的話,惹得高遠朗仰天大笑。蕭黯看著高遠朗快活的姿態,心內一陣焦慮。他想,我一定要想辦法,解決嶽陽王兄與高遠朗之間的是非恩怨。高遠朗說過,他蕭黯的朋友不多,自幼的朋友只有他高遠朗一個。是的,高遠朗應該是他婚禮的伴郎,也許他們還可以成為兒女親家。高遠朗不是羨慕過皇帝身邊的老友們嗎。等到他們的頭發胡須都白了的時候,他們也可以那樣鬥嘴鬥氣。高遠朗恰在此時,回首看了看坐在主位的蕭黯,歪著嘴角微微一笑,彷彿在譏笑他身居高位卻擺出一付不合時宜的憂傷表情。蕭黯卻被高遠朗的微笑驚得心驚肉跳,他想起自己的不祥命運。他不該如此珍視高遠朗,因為他珍視的東西總會失去。

不久,兩岸的民眾發出歡呼聲,遠遠可看到第一批爭先的龍舟在東方的江面上露出頭來,左右眾臣士紳們也都引頸觀看,邊看邊猜測爭論今年會是哪郡哪縣哪家的龍舟隊拔得頭籌。蕭黯心不在焉的看了幾眼龍舟,又焦躁不安的四處看尋,河鼓的身影適時出現。蕭黯問:“子瞻說今天到,可有派人去迎?”

河鼓低聲回:“歐陽司馬已經讓人去碼頭迎候徐州君了,一到就直接請到這裡。”

此時鼓譟聲大震,想是有舟正過觀景臺,蕭黯不得不拔高聲音道:“鄭宏生呢?”鄭宏生已被擢為王府門下督曹,是蕭黯身邊第一侍衛武官。

河鼓道:“鄭將軍剛被劉司馬請去階梯下,想是因馬上授獎龍舟王之事。”

蕭黯又問:“鄭宏生不是安排兩位武士貼身保護十五郎嗎?我怎麼沒看到。”

河鼓只得近身對他道:“這會觀禮不能貼身,不過離十步遠的距離。”河鼓用手微微示意位置。蕭黯果然看到不遠角落位置上,兩位便服武士。蕭黯這才不再說話。

不久,龍舟賽已決出頭魁,眾舟船全部到達終點。頭籌勇士被禮曹史帶往高臺,蕭黯在眾人圍繞擁簇下,為奪魁龍舟勇士授彩帶,頒龍旗,獎金株。頭籌龍舟勇士在觀禮臺揮動龍旗,觀禮臺下萬民沸騰歡呼。眾勇士揮著龍騎走下觀臺,接受民眾的歡呼贊揚。

諸禮終於完畢,蕭黯起身欲離臺,展眼卻尋不見高遠朗的身影。他有些慌了,四處望去,卻發現高遠朗果真已不在觀禮臺上。蕭黯再不顧身份,高聲叫鄭宏生。鄭宏生就在蕭黯身側,聽蕭黯問高遠朗,忙命身邊幾位護行武士下臺去尋。自己則邊護著蕭黯下觀禮臺邊道:“高司馬的護隨武士也不在,定是跟在身邊。歐陽司馬也定是和他一起。”蕭黯充耳不聞,急步就階而下。

觀禮臺下此時人山人海,挨肩接踵,有追捧頭籌勇士的,有往江邊看龍舟的,有往外擠出要回城的。蕭黯站在觀禮臺最下方的臺階上,向人群中費力張望,坦然看到前方有一背影酷似高遠朗,便擠進洶湧的人群,奮力向前走去。蕭黯眼睛牢牢的盯著高遠朗,深怕一眨眼他便被人群捲去。蕭黯終於靠近,伸手去抓他肩膀的衣衫。那人受驚猛然回首,卻是一個全然陌生的面孔。未等蕭黯回神,就聽不遠處傳來尖叫聲。西側的人群突然騷亂,驚嚇得向四方亂湧。剛才還歡呼雀躍的海洋霎那間變成了可怕的漩渦,哭喊聲、尖叫聲,怒罵聲四起。鄭宏生護著蕭黯艱難的欲退往觀禮臺,而蕭黯卻拼命掙紮著向漩渦的中心走去。蕭黯費力推開亂撞的人,好像有無數的人橫在他的面前,遮擋他的視線。然而,他終就還是看到了。高遠朗臥在地上,喉嚨中的鮮血如泉汩汩湧出,他的上半身侵泡在紅色的水窪中。他的雙目圓睜彷彿心有不甘,但是嘴角卻帶著笑意,又彷彿坦然接受這樣的歸宿。蕭黯不由自主的向他伸出了手。鄭宏生也看清了前方,他更堅定的拖出了蕭黯。鄭宏生不能讓晉南王捲入一宗刺殺案。然而蕭黯此時力量驚人,他只有一個念頭,他想扶起高遠朗,他不能讓他孤泠泠的躺在地上。

突然,一個人從旁邊沖撞了過來,推住了他的肩,是徐子瞻。徐子瞻將他向另一個方向拖抱,蕭黯在掙紮,徐子瞻堅定的說:“這裡交給我!您相信我!”。然後再不管蕭黯如何掙紮,硬生生的將他拖離人群。蕭黯想呼喊,想叫罵,在那一剎那間,他又有了殺戮的惡念。可他什麼也說不出,什麼也做不了。他就這樣的離高遠朗越來越遠了,離他生命中那段奇特的年少歲月越來越遠了。

高遠朗被刺客的利刃割破了喉嚨,衣衫也被割破,衣內藏的物品被取走。雍州出手如此狠辣利落,固然因嶽陽王難容叛逆,也因高遠朗所攜物件非同尋常。此是雍州遞往長安私自媾和信箋,襄陽於信中承諾支援長安取得河南河北地區,換來長安承諾不侵犯襄陽北境。這份約定雖是表面文章、君子之約,然而在南朝剛剛經歷了寒山大敗,所接管的河南河北土地盡被東西兩魏瓜分之時,雍州此等越過臺城私下與敵國媾和約定的行為若被舉參往禦前,必會引皇帝猜忌其居心。嶽陽王蕭察雖跋扈成性,素有大志,國人全不在其眼內,但卻不敢不懼皇帝猜疑。是故嶽陽王必殺高遠朗。藩王致使刺客鬧市殺人,在南朝嶽陽王非首例。此事後臺城也命有司徹查,命廣州協助。數月後此案方瞭解,雍州毫發無傷,此是後話。

最新小說: 一朝悲歡 二倍失控 明朝大忽悠 超會演戲的我現在重生了 領主故事 漢騎雄風 萬界科技系統 異世原始社會領主 抗戰之泣血殘陽 從主播到救世主 附身物語 代漢 女神的貼身高手 低手不凡 大宋忽悠 隋兵霸途 最強異能 王牌好萊塢 唐朝地主爺 前程似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