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綿的舍友這裡聽一句那裡聽一句,總算是聽懂了,原來是這麼回事啊。
這位舍友說:“叔叔阿姨,在我們看來呢,考慮這些事情其實也正常,從你們的角度看為這些打算無可厚非,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覺得綿綿說的也沒錯。還早著呢,這麼著急幹啥呢?”
那位舍友就補充:“而且我覺得這是男方應該考慮的事情,綿綿和你們提出這個要求就好啦,具體要怎麼解決就看男方,不行就換個唄,男的多的是,何必自己私下想這麼多。”
“可是我也會考慮這個問題的呀,爸爸媽媽為什麼你們這麼擔心這個問題?難道我在你們心中就是這麼不懂事的女兒嗎?跟他比起來,肯定是你們更重要呀。”
楊綿這句話如同甘霖,澆在了爸爸媽媽焦慮的枯土上,楊爸楊媽喜笑顏開,終於放下了心中的重擔。
舍友雙雙震驚:媽耶,甜妹具象化了。
楊綿不自覺的撒嬌讓舍友兩人小小吃驚了一下,但還是接著為楊綿說話:“我覺得綿綿第一次談戀愛,那麼沉溺很正常,想當初我也是這樣。戀愛確實是跟親情全然不同的體驗,但是也不是說戀愛以後就六親不認,什麼都不顧了。”
“就是就是,爸爸媽媽你們怎麼這麼不相信我呀?太誇張了。而且我才談戀愛,一年都不到,你們擔心的太早啦!”
對於楊綿這個觀點,舍友提出反對:“咦,這個我提出異議,其實你們也算談了很久了。”
?
楊綿不理解,才半年多,久嗎?
舍友用楊綿從未想到的角度解釋道:“如果兩個人不合適,大概出去玩三兩次就能夠感受出來了,就算是再沉溺,也會發現不對勁的地方,也會有不舒服的地方。可是你們兩個幾乎是天天見,還能這麼膩歪,我不信你們一點談心都沒有,那麼就是說你們在很多事情上能達成一致,我感覺這個程度上來說你們應該算是談了很久了。你每次都很開心呀綿綿,我感覺你們合得來。”
楊爸爸反問:“有可能是那小子裝的呢?”
楊爸爸內心os:可算給我找到機會上眼藥了,我可不得好好剖析剖析你的心理?
e……
在場三位年輕的女孩子陷入沉默。
“其實如果我男朋友願意為我請辦公室吃飯好幾次,願意為我搞定辦公室關系,願意幫我融入職場,就算是裝的我也認了,最終的後果就當是我識人不清。”
楊綿點頭:“其實應該是說是不是他出自真心的,我感覺他是出自真心的。戀愛中不就是要看他的真心嗎?只要當下是真心的就好了。”
舍友再接:“其實談戀愛不就是這樣嗎?就算是裝的,他只要能裝一輩子,那他就是這種人。”
“跟這種人戀愛,最起碼過程體驗感很好。”
楊綿疑問:“所以其實戀愛,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什麼結果才是重要的?難道過得不開心也要在一起嗎?就為了一個‘美滿’的結局?那這樣還算是‘美滿’嗎?”
“沒錯,其實如果是不合適,分開這個結果也是很重要的。”
楊爸楊媽被這一堆“其實”搞得頭昏腦脹,場面儼然成了哲學討論大會:“我聽懂了,我們應該是偶爾想想,主要還是要相信綿綿。”
楊綿也表態:“我也懂了,我現在應該開始考慮這個問題了。我本人現在鄭重承諾,我會好好考慮這個問題,拿出一個雙方都滿意的答案,也會好好考慮我以後的工作,決不讓父母擔心。”
“對哦,還有工作,說不定你的工作能完美解決這個問題,都不需要擔心和焦慮。”
楊綿笑嘻嘻地,舉起飲料杯當作酒杯:“那就祝我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