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天色漸漸亮了,眉間尺聽見屋外隱隱傳來“淅淅瀝瀝”的雨聲。他走到窗前,推開窗子,一股清冷山風頓時吹進,帶著冰涼雨粉,拂過臉畔,涼絲絲的。一如他此時的心境,今天是稷下學宮數月一次的爭鳴之會。
稷下學宮彙百家之學,就是為了探究魂力修行的真正極致。而所謂的百家爭鳴也正是從此地的爭鳴之會開始。無論哪一個流派學說,無論身份高低貴賤,只要你有能力,都可以走上那眾人仰望的高臺,向天下人一展平生所學。自由地挑戰任何人。
這個傳統已經有了很多年,這一方高臺之上也出了無數從默默無聞到名揚天下之人。這是一個真正的屬於修者的舞臺,眉間尺也曾經想象過自己站在那高臺之上的情景。但卻不會像是今天這樣。因為他明白,有人要藉助這個挑戰的機會殺死自己。而且,他不能拒絕。因為這裡是稷下之學,有著自己百年不變的規矩。
眉間尺嘆了一口氣,在微微的細雨之中走向了稷下學宮的中庭廣場。廣場之上,高臺之下,已經彙聚了眾多學士。幾位主持大會的學宮大賢肅然端坐在高臺的一側。
即便是秋日纏綿的細雨,也難以澆滅所有人心中的那團爭鳴的狂熱火焰。對這些學士而言這是一個節日,也是眾人為心中的信仰而戰的日子。各派修者都將以血和生命來捍衛自己所擁護的學說和流派。
高臺之上一面巨大的鼓被敲響,臺下頓時一片肅然。臺上的學宮大賢用蒼老而渾厚的嗓音宣佈,“這一陣,由儒家開始。”
一陣竊竊私語之後,一位身穿青袍的年輕儒士緩步走向高臺,朗聲道,“儒家後學,丘如頡,請戰墨家學士。”
臺下一片嘩然,儒家和墨家的顯學之爭由來已久,兩家積怨頗深。但這位儒家學士一開口,便要求挑戰墨家學士,卻是非常少見。因為儒家的君子六藝和浩然正氣,是屬於一個比較中庸的功法。君子六藝雖然了得,但是要想學到高深卻是極為困難。所以高不成低不就的儒者是百家之中最沒有用的,浩然正氣用來輔助他人還算可以,但是要用來單獨對陣墨家,確實顯得實力不夠。
反觀墨家,所有的墨家門徒都是從小接受最嚴酷的訓練,無論身體到心理。和儒家的皓首窮經不同,他們講求的是親力親為,身體力行。所以是最堅強的戰士,也是最俠義的仁者。眉間尺自幼成長在黛眉山,所以對墨家的門徒一直抱有一種由衷的尊敬。這種尊敬即便是在遭受溫家父子陷害之後,也沒有絲毫改變。
墨家學士之中有人緩緩走上了高臺,拱手道,“墨家學士,梁真。”這人一看就是標準的墨者,一身麻衣,一雙草鞋,手中持一根藤杖。雖然年輕,但面容卻滿是風塵刻畫的印記,顯得有些幹瘦而枯槁。
“請!”儒家學士丘如頡,瀟灑地施禮。他們這些儒家學士在禮節方面顯得格外注重,行止之間處處有種獨特的風度。
墨家學士倒也同樣低頭表示謙遜。
“梁兄看清了,六藝之——書。”那個儒家學士丘如頡,反手抽出了一支筆,極為瀟灑地在掌中轉了一圈。高臺之上魂力湧動,空氣之中似乎也有點點的墨痕隱現。
臺下一片嘩然,“君子六藝!虛空凝墨,意韻透徹。此人的書藝,只怕已經到了六層境界。”
在臺下眾人的眼中,天上的雲,不管是白雲、烏雲,都沒有見過象今天這般擁有一種水墨般的意蘊。這個儒者的筆意墨韻,在舉手之間幾乎在空中點點滴滴地化開,和這天空的雲霧相互交融,意蘊之悽美簡直令所有人為之嘆絕。
彷彿,就連這個天也承受不住這樣的氣韻,就要塌了下來。
那個墨家學士卻呆呆地站在那兒,抬頭看著天空。
忽然間,儒家學士的筆鋒一變,一頓一捺!筆鋒如刀,一聲炸雷響過,震的所有人的耳朵嗡然做響的時刻,天際一道絢目的電光橫空一現,竟打入這高臺之上,落在了那個墨家學士的頭頂。
片刻間墨家學士梁真身上的麻衣高高鼓起,雙目圓睜,便如將要迸裂一般。這時,這個十丈高臺之內,在強烈的筆墨意蘊之下,一片肅殺。
那在這微微雨中盛開在筆端上的那一道驚鴻,竟是如此悽美淩厲,以致於臺下所有人屏住了呼吸。而在臺上那個墨家學士的眼中,也再度出現了奇異的狂熱。“這便是儒家的六藝之一麼?”
只聽那個墨家學士一聲大喝,左手持杖相迎,用盡全力一振手腕。藤杖和那一道筆畫向碰撞,發出了驚雷般的爆響。藤杖化為虛影疾射而向儒家學士丘如頡。
高臺之上,兩道極端不同的魂力相互碰撞在了一起。像是兩種照耀千古的思想激烈碰撞,激震飛揚。在兩人的中間,留下了深深的一道熾痕。
眉間尺突然感覺自己的心髒猛地跳動了一下,彷彿全身血液在剎那間全部倒流。剎那之間竟然對這兩種力量有了一種本能的反應,只覺得那一個瞬間,整個世界都停了下來。他幾乎已經沉迷在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魂術力量之中。冥冥之中。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力量似乎又有著同樣的開始和結局。
儒家學士丘如頡,連退三步,最後奮力一蹬腿,才算勉強站住,看著眼前的這個墨家學士,不由面露驚容,低低念道:“墨家七訣?!”
“啪”的一聲,只見丘如頡身上那件飄逸的青色儒衫盡數碎裂,如飛蝶一般在空曼舞飄落。然後,他不由自主地向後飛去,在他甚至還來不及作出反應時,只見一點墨痕隱現,絢麗無匹,那是墨者手中的黑色藤杖。高臺之上,塵埃飛揚。
砂石塵土,以那鬥法兩人為中心,向四面八方包括天上震飛出去。丘如頡踉蹌了幾步,終於還是頹然坐在了地上,而那個墨者梁真只是面無表情地轉過了身,“只是七絕之一的天志而已。你這書藝,過於追求浮誇華麗,卻不能正視己身。儒家之法,不過如此。”
高臺之下一陣擊掌叫好聲雷動。眉間尺神色複雜地看著臺上的那兩人,這兩儒墨兩人之間的較量,給了他一種深深的震撼。他把目光轉向了名家的一方,那個白衣青年正在挑釁地看著他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