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0章 第 10 章 戚奶奶。
“阿奶。”戚長夜對人打了聲招呼。
戚老太太看向他,滿是褶皺的臉上堆出個笑來,滿眼慈祥地看著戚長夜,“小五這是去鎮裡了?”
戚長夜點了點頭,推著板車走到門口,“阿奶怎麼來了?我們進屋再說。”
雖然已經分家多年,但村中山腳兩個戚家只是分家而非斷親,這些年來彼此一直有著走動,加上原主戚五是戚老太太最偏心的那個孫子,戚父戚母去世以後關系非但沒有疏離,反而因為戚老太太心疼孫子走動的更多了些。
戚長夜將板車推入院中,示意趙歲歲過去關門,趙歲歲如個木頭人般一步一個指令。
戚長夜回憶著原主記憶中的戚老太太。
戚老太太如這村中最尋常的農家老婦一樣,具有吃苦耐勞勤勞肯幹等一系列優良品德,她是土生土長的楊溪村人,祖祖輩輩都長在這裡,當年同身為流民無房無地的戚老爺子結親生子,夫妻兩個苦了累了許多年才終於打拼出了現在村中的戚家大院。
鄭姓是楊溪村的大姓,雖然還沒發展出一手遮天的宗族關系但族老說話也頗有些分量,戚老爺子和一眾外姓流民定居在此……剛來的時候多多少少也受到了些村裡人的排擠,戚老太太正是鄭家的女兒,直到他們成親戚老爺子在村裡的日子才好過了許多。
不過這麼多年發展下來,當初的那些落魄流民早就在村裡紮根繁衍孕育子嗣,他們在村裡娶妻生子,兒孫長大複又組建出自己的小家,這些曾經的流民如今也都成了爺爺太爺爺輩的人物,早就不是鄭家宗族可以隨意欺辱的物件了。
但戚老太太也有著這個年代的老婦人常有的思想觀念。
——偏心。
戚老太太偏寵兒子孫子,這可能與她早年的經歷有關,戚老太太在鄭家族裡也是個邊緣人物,否則也不會嫁給初來乍到要房沒房要田沒田連根底性格都一概不知的戚老頭子,她家那支男丁凋零,族裡甚至想吃她家絕戶,就算後來她和戚老爺子成親了一些族人也時不時地過來打打秋風——這沒辦法,四五個大漢兇神惡煞地站在一起,她和戚老爺子兩個人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家裡的東西被搶走。
在這種貧瘠落後的地方,兒子就是勞動力,就是家裡說話的底氣。
這種情況直到她自己生出幾個兒子、家裡的兒子逐漸長大才有所好轉,等到她家也有了幾個青壯年漢子,村裡那些混子流子的汙言穢語都減少了很多。
這也是她最偏心戚五的原因。
戚五打起架來又猛又狠,這些年來戚家大院的人之所以能過的這麼舒坦,戚五佔了很大因素,自從戚五打出了名聲,村裡有什麼事情都不敢落下他們戚家,往年時不時地因為取水灌溉等事發生些口角摩擦,現在也沒人敢在面上給他們戚家人臉色。
雖然兩邊已經分家,但到底還有著血緣關系存在,戚老太太和人吵架腰桿都挺得筆直。
不過她雖然偏心漢子,對姑娘哥兒也還算可以,可能是因為自己早年過的也苦的緣故,戚五從沒見她虐待過家裡的孩子,和趙歲歲家那個奶奶差出了十萬八千裡遠,否則她也不會頂著家裡人的不滿硬是要將戚五弟弟帶回去養了。
這要是趙歲歲的奶奶,肯定“一個賠錢哥兒早餓死拉倒省得浪費糧食”,又或者“反正他也快死了,不如趁還有氣拉到人牙子那裡賣掉,也能得上半貫一兩的。”
戚長夜心裡想著,將椅子拉了過來送到戚老太太面前,“奶奶坐。”
“哎!”戚老太太笑眯了眼,看著面前身材高挑的大孫子,怎麼看怎麼喜歡。
老太太將手裡的藤籃推到戚長夜面前,“小五啊,家裡的母雞今早下了幾個蛋,奶奶摸了幾個給你送來,你個子高,得多吃些補補身子。”
戚長夜:“……”。
戚長夜一時間有些失語。
他們村子雖然要比楊東村富庶上一些,但也絕對不是什麼有錢的地方,戚家更不是富裕的人家,畢竟家裡養著那麼多張嘴。農家的雞蛋都是精貴物件,除了逢年過節也只有坐月子的婦人哥兒和農忙時的勞動力捨得吃上幾口,家家戶戶的老人都緊盯著母雞的屁股,好不容易撿到個蛋都要小心翼翼地藏了起來,攢到一定數量再送到鎮上換成銅板。
她就這樣給他拿了過來,家裡的那些人嘴上不說,心裡肯定是滿心抱怨的。
這是人之常情。
何況,在原主的記憶中,戚老太太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樣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