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藩始終和百姓無關,他們也不會管這些藩王到底結局如何,只不過若是勝了,說上兩句也就罷了。
一個不對,就會失了民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沒了民心,這皇位是坐不穩的。
建文帝仁厚,這一點和當年的懿文太子很是相像,只不過是沒有那麼處處為別人著想罷了。
他登基不久,又是父王突然暴斃,沒來得及培植自己的勢力。
這一點,就不足以和戰功赫赫的燕王抗衡。
當年的洪武帝,也就是太祖皇帝,為了給這個皇孫鋪路,殺了多少人?
建文帝登基這麼多年,雖然也在培植勢力,可終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燕王勢力日漸龐大。
當年太祖皇帝為了給自己鋪路,殺了那麼多功臣,已經激起了民怨。
所以,如今也只能用削藩這個辦法來平息了。
二皇子秦王,三皇子晉王朱棡,四皇子燕王朱棣,五皇子周王朱橚。
這幾位皇叔都是建文帝削藩的主要物件,其中要以秦王,晉王,燕王的勢力最大。
如今就是要防止他們得知削藩之後呵成一氣,舉兵造反。
太祖皇帝當年殺了很多反元功臣,現如今,朝中已經沒什麼武將可用。
建文帝又自小接受的是儒家教育,宅心仁厚,不到萬不得已,實在是不想趕盡殺絕。
建文帝命人速速召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入宮。
與此同時,燕王朱棣也派人去請如今尚在京中的幾位皇兄。
秦王和晉王實力雖不如燕王,但這些日子也多多少少聽說了皇上有意削藩。
也顧不得互相提防了,只想著趕緊商量出對策。
宮內——
齊泰躬身行禮:“皇上,微臣認為,削藩應從實力最強的燕王開始,燕王一旦有心謀反,恕臣直言,皇上毫無還手之力。”
黃子澄卻是不同的看法:“齊大人,是否忘了,燕王封地是何處?”
齊泰立刻回道:“北平!”
建文帝揉了揉眉心,喝止了齊泰:“黃愛卿所言極是,北元勢力虎視眈眈,燕王駐守北平,也是在牽制北元,他肩負著保衛京師的重任,一旦殺了燕王,北元立刻沒了牽制,再無所顧忌。”
北平這個地方,一旦有變,必定會危及大明的統治,這個險,他不敢冒。
黃子澄又道:“臣以為,應該先從周王開始。”
周王一向與燕王親厚,但勢力不如晉王等人,如果他支援燕王,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建文帝面色疲憊,這些皇叔們,若是肯安分些,他又何至於此啊。
削藩之事還需要細細謀劃,非一朝一夕可成。
又不能打草驚蛇,讓諸位藩王有了反擊的餘力。
此事非常難辦,也就是為什麼建文帝雖然有意,但遲遲未付諸行動。
燕王府,燕王為諸位王爺斟上美酒,卻也不開口。
晉王是個急性子,到底沒有忍住:“四弟,你今日喚我們來,到底有何要事?”
秦王飲盡杯中酒道:“明人不說暗話,聽說皇上有意削藩了,皇長兄早逝,我作為二哥,也不得不和諸位弟弟說上幾句了。”
其實他心裡也明白,建文帝一向宅心仁厚,若不是無法了,也不會做出此等沒有把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