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府督的臉色有點不太好,是否元老的話有些重了?”瑞婆婆追上前來道。
“已經很客氣了,話再不說的狠點他腦袋快要搬家了。”
“元老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歷代有才能的皇帝哪個甫一登基不是先對前朝的顧命大臣開刀?府督的權位比任何顧命大臣還要高上幾分,作風更加跋扈幾分,皇上要想掌權不對付他怎麼行?皇上若是沉湎於酒色也就罷了,可新皇性子之堅忍非常人可及,對享樂之事的忍耐更是堪稱恐怖,若說他不想有一番作為你信麼?”
瑞婆婆道:“聽元老的意思,府督與皇上非戰不可?”
“非戰不可!”
“可他們一旦打起來對我們似乎沒什麼好處,反而增添一些變故。”
“他們不打府督遲早要失勢,一旦失勢就不是丟官免職能了事的,到時候我們作為同黨又有什麼好處?”
瑞婆婆道:“這麼說戰比不戰的好?”
“當然,雖然眼下已經失去了最好的時機,不過五成勝算還是有的,待當了皇帝招攬人才更加容易一些,以後的麻煩再慢慢解決不遲。若是局勢一直不穩,莫說‘六龍幫’和‘揚刀盟’,以府督所作所為其他反對也會越來越多。所以當務之急還是朝局為要。”
“問題在於府督似乎並不太想戰。”
“他不是不想,是有些顧慮,畢竟太監當皇上前所未有,阻力必定非同一般,真要動手說不準從哪就會冒出一個勤王之師來,加上任大人和駱大人閃爍其詞,這讓他下不了這個決心。眼下最需要的便是府督的態度,他若下了死命令,跟隨他的人必然不少,若是模稜兩可,所有人都將安於現狀,時間一久他的威懾力將越來越低,皇上佔據上風便越來越易。”
瑞婆婆點了點頭道:“嗯,是這麼個理,府督對李師爺的計謀多數還是聽從的,現在就看李師爺如何勸說了。”
元老輕蔑一笑道:“眼下最不利的因素便是李師爺了,他不搗亂就不錯了,還指望著他勸說府督動手?”
瑞婆婆一愕,道:“怎麼會?難道李師爺看不開其中利弊麼?”
元老道:“就是看得開所以才要搗亂,朝中大事他參與的最多,府督的秘密他知道的最為清楚,府督起事即便成功當了皇上他至多仍不過是個謀士,搞不好兔死狗烹,他一介文人連逃跑的能力都沒有,府督若是起事失敗,造反足以誅九族,甚至皇上追究起來連他這謀士八成也會一併殺掉。相反,只要府督不造反,即便以後失勢也拖累不到他一個無官無品的人,何況即使追究到了他,他罪行有限依然可以倒戈出賣府督或是賄賂執法者脫罪,手段多得很,他與我們不同,我們手上有人命,他做事不過動動嘴而已,在明面上很少有人知道有他這麼個人存在,故而他雖是首惡,然則身死的可能不會超過一成。”
瑞婆婆驚道:“這廝的謀算好狠啊。”
元老道:“當然,不然那些師爺怎麼死的?李師爺辦正事未必高明,內鬥手段卻防不勝防,殺人不見血,只因對府督心思的拿捏誰也比不上他。”
瑞婆婆道:“那我們怎麼辦?”
元老道:“只能希望府督起事的想法多一些吧,不然我們只能找個時機走人了。”
瑞婆婆道:“元老文武雙全,計謀不在李師爺之下,不鬥一斗就打算認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