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孟獲和法正都想不到,好好的一次偷襲,就因為齊夏這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給發現了。更想不到,在深山老林裡面居然有人在偷聽他們的講話。還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溜走報信去了。
此時的法正看了眼孟獲,暗暗嘆了口氣的同時將他不怎麼把自己放在眼裡的事情記在心中,等著回去去劉皇叔面前給孟獲穿小鞋。
不過…
轉念想了想,貌似孟獲在蜀國是出了名的桀驁不馴啊,不止關羽張飛他們,就是主公劉備都不買賬。可是為什麼那麼尊重諸葛亮呢?
想不通啊想不通,難不成是和當初他給諸葛亮七擒了有關?那時候又發生了什麼呢?
法正顯然不是破案高手,並沒有從孟獲還有祝融兩人的臺詞中去考慮,如果在其中考慮的話,很容易可以得出一個接近事實的真相。
昔日孟獲和祝融的夫妻生活並不和諧,祝融經常說“嘗嘗我飛刀的厲害”、“亮兵器吧”這兩句話的時候都讓孟獲忍不住腿一軟…
而之後嘛,祝融則經常嘲諷孟獲了,她心情好一點的時候,說的是“大王,看我的”,心情不好或者感覺不滿意的時候一句讓孟獲倍失面子的來了句:“小小把戲”。
孟獲的生活可想而知,而且每次祝融的聲音都很大,孟獲每當看到自己手下那些人似笑非笑拼命忍住笑的目光時心中的鬱悶有多少就別提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孟獲將會這樣的過一輩子。直到那一天,一個帶著羽扇看起來仙風道骨,名叫諸葛亮的人物來到了雲南,所做的事情很簡單,收服孟獲這些人。
孟獲雖然在祝融夫人面前慫了點,但是對於別人,他可是天不怕地不怕,諸葛亮他貌似聽說過,不過卻也不放在眼裡。他都已經等著捉住諸葛亮,再向劉備敲詐勒索了,至少要讓自己的寨子吃飽喝足三十年。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當諸葛亮和孟獲交手後,簡直把孟獲氣死。給人家打到一血,想【再起】吧,結果不好意思,對方的【觀星】所控制的手牌基本不會是紅桃而且還是一手爛牌。想直接砍了對方吧,【空城】在手,【殺】和【決鬥】根本沒有。
想用【南蠻入侵】和【萬箭齊發】吧,可是諸葛亮到了南蠻,拿了南蠻之地的特産【藤甲】,結果這些都無效。
至於鐵索火攻?這倒是能搞諸葛亮,問題是孟獲他們沒這智商啊。
到了後來,孟獲非常悲催的給諸葛亮生擒了。
生擒了孟獲後,諸葛亮對孟獲倒是不算差,沒有半點虐待俘虜不算,還好吃好喝的招待著。
不過孟獲卻絲毫都不領情,在他看來,諸葛亮是階級的敵人。人家肯定是有陰謀,有陰謀。
諸葛亮和顏悅色的找孟獲談話讓孟獲的內心裡更覺得自己的陰謀論成立。人家諸葛亮,別看長得還不錯,但是顯然是個大大的陰謀家。想讓本王屈從,那是不可能。
諸葛亮找孟獲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這回你給我擒了,服不服?”
孟獲一聽這話,都要跳了起來,毫不猶豫的說道:“不服。”
諸葛亮一臉淡定,問道:“為什麼不服。”
孟獲道:“沒有為什麼,你這樣擒下本大王本大王就是不服。”
聽了孟獲這話,諸葛亮就知道他是什麼性格的人了,很快就給出了針對方案,道:“如果我能治好你,讓你夫人滿意呢?”
孟獲聽了這話的第一反應並不是得了某種病看到街頭電線杆上的小廣告樣如同見到了救命稻草。而是大驚失色,雙目圓睜,神情非常像…進鬼屋後給嚇出來。
孟獲有點結巴道:“你…你…你怎麼…知…”總算收住,將最後一個“道”字給噎了回去。然後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就是不承認的樣子說道:“胡說,本大王怎麼可能讓我夫人不滿意。”話雖然這麼說,說他心中對諸葛亮所說的那事沒有點心動是不可能的。
諸葛亮如果生在現代,其他的不說,心理學博士後學位肯定會有,稍稍一想就知道孟獲的想法。也不介意他的話,笑了笑,然後拿出一個瓶子道:“我不止是蜀國的軍師,還精通醫學,看到這瓶藥了吧,裡面的東西吃了,肯定能重振你的雄風。”
他這神態看起來就是江湖騙子一樣,怎麼看怎麼不可靠,要是換成魏國那些有見識的名臣的話,早早就一巴掌扇過去了。
不過孟獲是什麼人啊,平時就在山寨裡面當個大王的,也沒讀過什麼書,哪裡有什麼見識。此時的他看向諸葛亮,具體來說是看向諸葛亮的那個瓶子,內心中充滿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