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都的玄武大街,有一所名為“大明陸軍學校”的地方,這裡曾是忠義軍的講武堂,忠義軍的官佐大抵上都曾與此接受過學習,也是現在大明陸軍的最高教育機構,大明陸軍的軍官都畢業於此,即便是許多收編的官佐也必須要到這裡接受至少半年的培訓。
這所學校的建立,是為了培養合格稱職的武官。
儘管在地震後,基於安危的考慮,學校的師長學員都住在帳篷中,但是正常的教學仍然沒有停下。
當然對於畢業班的學生來說,他們則在這裡等待著最後的畢業典禮,因為地震的關係,典禮推遲了,而在典禮結束之後,他們就會各奔東西。
林東就那麼躺在帳篷裡的行軍床上,心裡盤算著如何起床。耀眼的陽光透過,帳篷的紗窗照到了帳篷內,也照在了他的臉上。
是起來,還是躺著?
林東的心裡這麼想著。也許是因為宿醉的關係,所以他的頭很疼,但他並不覺得難受。他決定暫時不起床。繼續躺著吧。
我要退役了。
林東的心裡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就在昨天畢業生的排名已經出來了,他排到了第317名,而陸軍今年只會留用250名之前的畢業生,這意味著,250名之後的213人都不得不回家去當老百姓。作為補償,每人發五百兩的安置費。林東沒能成為前250名,自然只能拿那筆安置費。
就在昨天,他幹了一件蠢事,衝著教官說了一通蠢話。
“憑什麼,我們就要遵守排名,而勳貴子弟就不需要排名,他們可以直接進入軍隊服役?”
儘管按照根據祖制,功臣駙馬等要入太學習讀軍事。但是正統之後,功臣等人往往都以子幼拒絕學習軍事。但是興乾後製定的“爵位繼承法”的規定,不進入軍事學校學習軍事,並且服役五年以上的勳臣子弟不得繼續爵位。也正因如此,功臣子弟想經襲爵就必須要進入軍校學習,並且服役,所以他們就在排名之外,不受排名的限制。
而林東這樣的指責,無疑是在質疑國朝的法律,限制名額的原因是因為軍隊的規模並不需要更多的軍官。也正是這種不公平,才會讓林東憤憤不平。
想到這一切,林東的思維亂成了一團。
現在怎麼辦?
是的,或許學校不會追究自己的那通蠢話,但是畢業之後怎麼辦?儘管林東知道,自己還可以從事其它人的工作,但是,他更想留在軍隊之中,這是他的夢想。躺在床上的林東,盯著帳篷頂,他在腦子裡不斷的想著,回憶著當年為什麼來考這所學校。
“怎麼樣啊,今天晚上一起去喝兩杯嗎”
兩年前,也就是在與好友一同在省城的圖書館中,兩個人頂著寒風離開圖書館的時候,在那個傍晚,朋友的這句讓林東情不自禁的嚥了下口水,即便是現在想起來也感到有點慚愧——他希望出去喝兩壞。
並不是為酒,而是因為他已經有一個月沒有吃肉了。
即便現在,林東仍然能記得當時的窘迫。
他是窮人!
是真正的寒門子弟,家中不過只有幾畝薄田,這也是他曾寄希望予於科考的原因,但是科考被取消了,他想改變自己的命令,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考取書院。
和許多寒門子弟一樣,他不想永遠呆在鄉間,這種意識隨著他看的書越多而越來越強烈了。不知道是幸運還是不幸,科舉被廢除了,這讓他甚至都還沒有來得急去競爭生員的資格,就失去了競爭的機會了。
三年前,在從報紙上看到那篇報道的時候,在那個傍晚時分,林東走出了院子。
看著破落的鄉村,他的心裡只有一個念頭。
不甘!
難道,他的未來就要被束縛於這個鄉村嗎?
曾幾何時,他也是充滿了幻想,幻想著誇馬遊街,幻想著效力君王的一天。
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他失去了這種可能,甚至就連競爭的機會也沒有了,興乾皇帝直接廢除了科舉。
也就是在那天晚上,他決定離鄉往省城學習,因為想要考取書院,需要看很多書,那些實學的書,或許他能買到一兩冊,但卻買不起全部,而且他還需要學習實學知識。
第二天,林東帶著七兩銀子,這是他的全部家當。然後他就去了省城,租住在省城附近的村子裡,然後開始了他的求學生涯。
一邊求學,一邊務工。
好冷啊!
那天晚上,在離開圖書館的時候,他的身上依然穿著那件用滿清式的長袍改成的簡陋的棉衣,那是生員衫有樣式,因為那是讀書人的標誌,可是衣服卻是沉舊的,就連內襯已經相當的破了,補丁一個落一個。
沒錢啊。
對此,任何人只要看一眼林東,也就知道了。
其實也不全是,錢還是有的。不管怎麼說,他還是有三兩銀子的月工資,用二錢銀子租一間房子,然後每月吃飽穿暖還是綽綽有餘的。不過林東並不敢大手大手腳的花錢,他還要為今後的學費存些錢——書院是收學費的。除非他能獲得獎學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正因如此,林東的日子才會過的非常緊張,畢竟除了學費之外,他每隔兩個月還要給弟弟寄一兩銀子和幾本書,他希望在社學就讀的弟弟,將來能夠考進更好的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