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124章 去遠方

第124章 去遠方 (第1/2頁)

興乾四年九月初九,宜嫁娶、遠行。 .

這一天,清晨辰時剛過,在基隆港的碼頭,一隊士兵列隊於碼頭,萬年府知府趙國安衝著方履長揖道。

“本官祝方兄一路平安!”

沒有太多的祝福,也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有一種期待,那是對新世界的期待。

“請趙知府放心,我等必定不負眾望!”

簡單的辭行後,方履走了旗艦“安平號”的甲板,他先是把目光看著甲板的水手,然後又看了一眼碼頭的本地官員、商紳,然後對水手說道。

“啟航!”

發出開航的命令後,在水手們歡呼聲,水手轉動著錨盤,吱嘎嘎的收起鐵錨。這一天天氣極好,雖然風不大,但對於航行並沒有什麼影響。出了基隆兩個時辰後,由兩艘船組成的船隊碰了一股強勁的海風,海風使得船隊只好朝正東航行,船的速度很快超出5節。幾個時辰之後,臺灣的便在水手的視線消失了。在這時,風向稍有逆轉,身為船長的徐允賢立即命令調整風帆,以便朝東北方向行駛。

按照方履的計劃是先航行到琉球——這條航線是早成熟的航線,然後再往東北向航行到達黑『潮』,然後再隨著黑『潮』的航行,按照方履的推算,六個月後,可以抵達亞美利加。

起錨第一天的整個白天和黑夜風力並不算弱,只是風向不定,由於船隊載物較多,負荷過重,所以影響了船隊的行進速度,航速平均每小時小於4海里。兩天以後,風向順暢,船速才開始加快。

十天後,在駛離了硫球那霸港,第四天的夜幕降臨時,所有陸地的影像都已消失,船隊進入了他們一無所知的茫茫大洋。

在這次遠航的全過程,船隊的航向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簡單明瞭的——向東!

自古以來,船隻在海航行始終奉行一套嚴格的規矩,舵輪的替換必須按一定的方式,交班接班必須按一定的程式。觀測太陽和星辰必須按規定的時間等等。在船全體水手,包括見習水手、工匠和新參加的水手,被分成兩班,每班值4個小時。每班由一名高等水手為領班。乘船航海,船隻在海可能要走一個月甚至幾個月,固定的值班時間和交接班方式顯然是合理的,這樣,每個海員可隔一晚才值一次那個令人討厭的午夜班。

在海,規則是生命,也正因如此,在海船長擁有百分百的權威。即便是身為總指揮,在航行期間,方履也需要服從船長徐允賢的命令,當然他唯一的特權,恐怕不需要值班。

這一天,海風平浪靜,天空清朗無雲。一陣輕微的東風吹皺了洋麵。站在艦橋,即便是不用望遠鏡也可以望得很遠。

可是船的人們望不見什麼。望不見暗礁,望不見小島。陸地早消失不見了,能看到的只是一片汪洋。

方履帶了他的六分儀,這是大明特有的航海裝置,在航海常用來測量太陽和水平線之間的夾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所在的緯度,這種六分儀的原理是由皇帝陛下提出設計的,它的最大優點是船的運動不影響觀測的結果。他等待了幾分鐘,讓太陽跟地平線相齊。當他觀察的時候,他緊緊的握著六分儀,也保持著絕對平穩。

“我們現在的位置是正確的,”

放下六分儀,徐允賢說道。

“方先生,按照現在的航向和航速,我們應該會在今天或者明天進入黑『潮』,然後我們可以沿著黑『潮』航行。”

然後徐允賢又對方履說道。

“五個月,我們的船速西班牙人的大帆船快,最多五個月,我們能抵達亞美利加……”

在徐允賢的話,方履的眼光盯著擺在艦橋摺疊平臺的平面大地圖,這並不是地圖,而是一張空白的紙,他們將會在這次航行繪製海圖,唯一的可以作為參照的海圖,是幾十年前日本人遠航繪製的並不規範的海圖。

將那張並不規範的海圖與新繪製的海圖疊在一起,方履對管天放說道。

“我們應該會在這個位置進入黑『潮』。”

“黑『潮』?”

一直在學習著航海的管天放,有些詫道。

最新小說: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