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裡雪多。
幾場大雪紛至沓來之後,這天地也就到了隆冬時節。
不過即便是屋外寒風刺骨,對於紫禁城來說,這天氣似乎沒有多少影響。大腿粗細的熱水管將滾水透過鑄鐵管道帶到紫禁城的各個角落,而鐵管外的銅質暖氣片將熱水管裡的熱量散發到各個房間之中,驅散著室內的低溫。相比於地龍煙道取暖,這種取暖方式更為清潔。不過,也只有紫禁城與各個衙門採用這種“昂貴”的取暖方式。
在暖氣的作用下,儘管是窗外寒風刺骨,但是室內卻是溫暖如春,而每每坐到正中所謂的寶座上,朱明忠心中仍是一片迷亂混沌。所謂的龍椅又寬又高,明黃軟袱面冰涼軟滑,足可坐三個人,端坐中間,兩邊的扶手完全可以說是形同虛設。
對於其它人來說,也許會覺得坐在這裡的人分外的尊貴莊嚴,但是隻有自己坐上去才真正體味到“四邊不靠”孤家寡人的滋味。
皇帝!
既便是已經登基近兩年,朱明忠仍然在努力的適應著,適應身為“孤家寡人”的滋味。
身為皇帝意味著什麼?
是一言九鼎的獨斷專行?
是皇宮的佳麗三千?
統御華夏撫有萬方,天地宇宙間的第一人?
當然不是,是責任!
身為皇帝,所需要負擔的責任太多,尤其是在這個時代,儘管在17世紀中業,大明看似並不落後於世界,甚至在許多方面領先於世界,但是將來呢?
將來的大明還會繼續一如既往的領先世界嗎?
兩百年後的世界中,大明又會是什麼地位?
是取代了大不列顛的地位?還是成為了另一個滿清,或者東亞的奧斯曼?
這都是朱明忠必須要去考慮的問題,來自後世的他知道,這些問題是不可避免的,他必須要考慮到200年後的世界,畢竟,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現在,他也許可以憑藉自己領先於時代的知識和見識,讓大明領先於各國,但是將來呢?
你已經27歲了,既然是再活60年,60年之後呢?
60年之後,剩下的140年、240年怎麼辦?
作為皇帝,如何保證未來的大明,能夠永遠的佔據世界民族之林的頂端,而不是其它民族口中的獵物、肥肉?
身為皇帝,他的責任是什麼?正是避免這一切的發生。
又一次,朱明忠走到了殿中,他又一次看著案上的模型,這是一個燙樣模型。模型上的建築是一個典型的宮殿式建築,儘管這座建築看似與傳統的明式宮殿建築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可以看出其借鑑了部分巴洛克式建築的特點,當然,是將其的一些特點中國化,隱藏於中國式的宮殿建築之中。
“聖廟!”
盯著殿前的字樣。
朱明忠的眉頭微微一挑,這座“聖廟”將會在來年開春開始修建,其一旦建成,將會是全國最大的“聖廟”,而所謂的“聖廟”是什麼地方?
當然是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
對於孔家,在登基之後,儘管衍聖公孔興燮,也就是孔子的第65世孫上摺子表忠心,但是在朱明忠的仍然追究其父孔胤植,也就是孔子第六十四世孫,在滿清佔領京師立即上摺子、表忠心,並率領一眾族人率先剃了頭的罪過,奪去孔興燮的衍聖公的封號。以其“事虜”大過,廢孔家北宗,改以孔家南宗繼承“衍聖公”。
而這一舉動,同樣也是在告訴全天下——無論是誰,只要曾做漢奸,必定會追究其責任,那怕就是“衍聖公”,也休想享有特權。
透過對孔胤植降清一事的追究,對“衍聖公”一系的打擊,只是某一方面。其實追求已死的孔胤植的責任,不過只是為了警告世人。對於儒家以至於儒學,朱明忠有他自己的計劃。
只是這個計劃,卻不能告訴任何人。
就像眼前的“聖廟”,這座“聖廟”是為了供奉祭祀孔子的地方,在未來,全中國所有的城市都會修建不止一座“聖廟”,甚至就是現在,在全國各地已經用舊的“孔廟”或“文廟”改成的“聖廟”。看似推崇教化,可是實際上呢?這不過只是朱明忠在用繩子把它給捆上。
“這座“聖廟”建成之後,世人必定可知朕是何等推崇“教化”,是何等推崇“聖教”……”
又一次,朱明忠的眼前,浮現出兩年前,在京城文廟的那個晚上,在制定這個計劃時,對石磊說出的那些話語。
“宗教化!”
凝視著聖人的畫像,朱明忠隨口吐出三個字。
“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宗教化的儒家,儒學頂多,也就是一門學問,至於治國……”
它只是一門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