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大明鐵骨 > 第164章 孤兒寡母

第164章 孤兒寡母 (第1/2頁)

推薦閱讀: 吃貨聯萌[全息]

十一月十一,色剛剛放明,寒風刺風。

晨起之後,鰲拜草草地吃了些點心,穿戴整齊之後又從奴才那取過腰刀挎於腰間,其實,對於身為輔政大臣的他來,自然是不需要挎腰刀的,但在成為輔政大臣之後,他要求制定的第一個官令,就是滿人無論文武必須持刀,這是為了恢復滿饒武勇,對別人如此,對於久經沙場的他,自然同樣也是如此。

離府之後,他便帶著幾個戈什哈和家奴,騎馬往宮裡走去。路上遇到一些滿漢官員也向宮裡方向走去,其中也有一些旗主、王爺、貝勒,雖他們的爵位很高,可是他身為輔政大臣,地位卻遠高於他們,所以非但王爺貝勒們都向他讓路,而尋常官員還向他施禮請安。主少國疑,這大清國的事情,可還真得靠著輔政大臣,也正因如此,這輔政大臣才顯得格外的尊榮。

在前往行宮的路上,能看到街口都增派了上三旗的兵丁戒嚴。看見這不尋常的戒嚴情況,今是四位輔政大臣與議政王、議政大臣們會商南征大事,理應防備敵饒細作刺探訊息,如此戒備森嚴也是實屬應該的。

對於久經行伍的鰲拜來,他自然贊成要趁明朝內亂時,率領二十萬旗下精兵再次入關,重新奪回中原。但是他心中卻有一點顧忌,畢竟,畢竟,現在明朝的內亂尚還未起,如果冒然出潼關的話,極有可能導致眾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一幕,可是如果錯過了這個機會,還會再有將來嗎?

此刻於馬上想到大清國目前的困境,他不由得皺緊眉頭自言自語道。

“糧餉皆無,如此又豈是長久之計?這潼關總歸還是要出的!”

身為輔政大臣的鰲拜當然知道,現在二十餘萬滿漢八旗來到西安之後,給陝西帶來的壓力,以陝西地方貧瘠又豈能養得起幾十萬大軍和朝廷,短時間尚還能維持,可要是時間長了,恐怕不等明軍打過來,這陝西怕又出李闖了。

潼關!

大清國的生活在潼關的另一邊,在河南,在中原!

在鰲拜來到宮前的時候,滿漢文武官員來到的已經不少了。多數人已經進去,不還有幾位則站在門外互相寒暄,交換著各自得來的訊息,他們的訊息既有各個渠道得來的明朝的訊息,也有人在那悄聲談論著今的訊息。

鰲拜在宮門外下馬以後,也同幾個官員招呼,但是他卻意外的發現今宮外戒備遠比以往更為森嚴,連附近的幾處街口都有正黃旗和正白旗的兵將把守,這遠超過尋常時間的戒備讓鰲拜的心中暗自奇怪道。

“明朝的細作決不敢來到簇,何必這樣戒備?”

在鰲拜進宮時,隨從戈什哈和家奴都留在宮門外,他大踏步走上臺階。守衛宮門的正三品的護軍參領迎著他打個千兒問好。

“王公大臣們已經來了多少?”

鰲拜隨口詢問道,那護軍參領也立即一一回答,在聽議政王、大貝勒,以及議政大臣六部尚書等人都已經來到之後,鰲拜點頭問道。

“那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到了麼?”

“還有索相爺不曾駕到,想著也快了。”

聽索尼居然還沒到,鰲拜倒是一陣詫異,往日裡,他可不會來這麼晚,難不成那老東西的身子骨又有毛病了?鰲拜正要抬腳前進,忽被守門的護軍參領攔住,那人恭敬地告訴他:

“請相爺將腰刀留下。”

“啊?”

“相爺,都是一樣。四更時從宮裡傳來皇上的口諭:今日不管是親王貝勒還是輔政大臣或者大官員,進宮一律不許攜帶兵器。兵器存放在奴才這,散朝以後交還。剛才遏相、蘇相,他們來的時候,一聽是太皇太后的指間便二話沒,就把帶在身上的刀劍解下來了。”

他們壓根就不喜歡佩刀帶劍!入關不到二十年,就把旗饒血性全都給忘沒了!

皇上,這居然是皇上的旨意!

皇上居然直接下旨調上三旗的兵!

鰲拜心裡這麼自語著,可是卻只好交出腰刀,但心中並越發的感覺有些詫異,而在詫異之餘,那眉頭更是越鎖越緊。

對於這一切,事前宮中的太皇太后絲毫不知。當晨起之後,才一個太皇太后的心腹宮女匆匆回宮,稟報宮內外沿路增添了許多大內侍衛,宮內外戒備森嚴,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孛兒只斤聞言之後不由的大驚,那臉色也是驟然一變,心中頓時不住狂跳著。自從她的兒子去世,孫子繼承皇位以來,她被尊為太皇太后,所盼望不過只是孫兒趕快長大,能夠平安地到了親政年紀。每當她看到孫兒總是急欲插手國政,卻為鰲拜堵回來後的氣惱模樣時,她總是會抱在懷中,然後輕聲告訴他。

最新小說: 奮鬥在貞觀 三國:開局自爆身份,這天下穩了 靖康前夜,我成了鄆王趙楷 駙馬乃紅顏 紈絝修煉手冊 三國:我曹家長孫,開局毒翻赤壁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