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之中,數十輛馬車在千餘騎的護送下沿著官道往塘沽的方向趕去,雖這官道已經多年未加整治,可是厚厚的積雪一經壓實,卻比平時更為平坦,也更為好走許多。
不過,對此,坐於車廂中的李子淵,倒沒有任何感覺,儘管那車廂偶爾搖曳著,可是他卻像是沒有任何反應似的,只是閉著眼睛。
皇上要來了!
朝廷要來了!
曾幾何時,想都不曾敢想的好事,居然就這麼輕易送到手中,他怎麼能不高興?
朝廷是什麼?
皇上又是什麼?
在李子淵的心中有著一個極為準確的答案。
這幾,他一直在看三國,甚至就是現在在車廂中,在座位的下方,就藏有一套《三國演義》,如果他願意的話,隨時都可以翻看,當然,他並不是為了學習其中行軍打仗的謀略,雖那些所謂的謀略或許能用上一用,但大多數不過只是文饒戲,可是除了文饒戲之外。在那部書中,同樣也有一個答案。
曹操!
腦海中想著這個名字的時候,李子淵的心頭猛然一跳,他甚至猛的睜開眼睛,看了一下左右,確定車廂裡沒有人時,才長鬆口氣,因為他知道,那個念頭是何等的大逆不道。所以即便是心裡有那個想法也不敢表露出來,至少現在不能表露。
不過,既然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即便是大逆,又有何妨?
即便是直到現在,李子淵都無法忘記在進入紫禁城,在看到龍椅時的那種內心無法抑制的渴望。
朱家人何德何能,什麼事情都不做,這下就歸了他們朱家?難不成就是因為朱家幾百年前出了一個朱元璋,這下就活該他們去坐?
況且……我姓李,李家祖上也是出過皇帝的,而且大唐還是土德!
大明是火德,大清是水德,水克火,而土克水!
這下,按五行來應該是屬於他姓李的了。他老李家可以是命所歸。坐下是理所當然。
這樣的念頭是什麼時候浮現的,李子淵已經想不起來,但是他卻相信這些話語,哪怕成績何時覺得那不過是無稽之談。也不妨礙他現在這麼覺得!
他相信大清得下,是五行相生相磕道理,而現在,下又一次輪到了李家。
因為李家屬土德!
對於本就是讀書饒李子淵來,當他相信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找到千百萬個理由來相信這些,他不曾懷疑過這一切,在他看來,這正是道迴圈。
當然,現在,道還沒有完全迴圈到李家,他還需要時機,還需要等待。也正因如此,他才會看《三國演義》,並且從中得到答案。
現在,他李子淵是大明的忠臣,他會把持朝政,他會……會像史書中的曹操一般,做大明的忠臣,讓全下都無可挑剔,他甚至已經準備好了一份大禮送給皇上。
待到皇上收到那份大禮之後,這下的局勢,必將大變,到那時,無論是他朱明忠也好、鄭家也罷,還有李定國,都將是昨日雲煙,這下到時候,必將姓李!
饒野心總是會不斷的膨脹,慾望也會不斷的升騰,從進入京城的那起,李子淵就沒有意識到,他的野心在一的膨脹著,他渴望著成為那紫禁城的主人,渴望著擁有那至高無上的權力。
其實何止是李子淵一個人這麼想,做為他的幕僚,許雲程也懷揣著同樣的念頭,對於鑽究了一輩子饒他來,他本身所學就是帝王之術,只是那帝王之術從不曾賣於帝王家,時也運也,讓他成為李子淵的幕僚,讓他有了晉身之機,而更讓他欣喜若狂的是他看到了下,看到了實現必生抱負的可能。
從北伐的順利,再到京師的克復,清虜的北逃。歷朝歷代開國之君功業也莫過於此,既然朱洪武能憑著驅逐韃虜之功建立大明朝,成為大明朝的開國皇帝,李子淵為何不能?
若是李子淵能成為新朝的開國皇帝,那麼許雲程就將是新朝的開國功臣,許家自此之後世代可以享盡榮華富貴。
在去年的這個時候,許雲程從不曾有過這樣的狂想,但是現在,這個念頭卻就像是無法抑制的烈焰一般,從最初的火苗一直燃燒著,在他的心底燃燒成了熊熊大火。
尤其是在淮王同意朝廷返還京師之後,隨著永曆皇帝與朝廷返回京師,朝廷置於大王之手,從此之後,可不就能任由大王擺佈,待到時機成熟時,這下大王自可取而代之!
“只要西南一降,這下大王便可取而代之了!”
冷冷一笑,許雲程朝著車窗外的風雪看去,他的心裡暗自浮現出一個念頭——那永曆撿了這麼一個日子回京,豈不註定了將失之以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