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高!
足足有一兩百丈!
甚至可能更高。
“我的天,這,這得有一兩百多丈高吧、這是啥東西,咋個到了天上……”
城牆上的清軍並不知道,這六個大燈籠,其實就是熱氣球,早在十幾年前,清河書院就根據孔明燈的原理,製造出了可以載人的熱氣球,只不過因為它的用途有限,一直只是用於表演,直到數年前,軍隊才開始使用熱氣球進行偵察——熱氣球可以飛到空中,居高臨下對城池內部實施偵察,儘管透過設立高地等方式也可達成這一目的,但是都沒有熱氣球使用靈活,在戰場上,居高臨下的熱氣球可以警戒方圓數十里的範圍。
在多次演習中,使用熱氣球的一方,都藉助這一功能,在數十里外的敵軍開始調動時,就已經完成了部署,然後以逸待勞重創敵軍,也正因熱氣球優異的表現,才會迅速被明軍接納,這次西征是熱氣球第一次投入戰場,只不過因為清軍完全沒有偷襲的勇氣所以一直沒有派上什麼用場。
誰都沒有想到,往日裡只是用於警戒的熱氣球,可以派上另一個用場——把熱氣球飛上天,然後順著風飄到靖南城,然後再把燃燒彈投到城內,焚燬城內的糧庫!
這個主意是高士奇想出來的,儘管他並不是一名職業軍官。行軍打仗也不是他的專長。但是他仍然從熱氣球中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作戰方式。
他相信如果充分挖掘出這些熱氣球的潛力。戰爭的方式勢必將從根本上被改變。也正因如此,他才會提出這個建議。用熱氣球對城內的糧庫進行攻擊。這是一種新的嘗試。
當城頭上的清軍不明所以的時候,在熱氣球上的趙凌雲眼睛卻盯著地面,他在尋找著目標——在寂靜的午夜中,一團漆黑的靖南城內,幾簇火焰分外的醒目。
“在那!”
手指的地面上的目標,趙凌雲的顯得有些焦急。
“隊長,咱們偏了!我算了下,等咱們飛過去的時候,離那至少得有一百尋!咋辦?”
“咋辦?升高些,上面的氣流不一樣!”
趙凌雲大聲喊道。
在他的命令中,隊員加大噴油口,為熱氣球加熱,熱氣球上他們唯一能夠控制的就是高度。加熱可以升高,降溫可以降低。然後,再根據不同高度的風流來控制方向,同時也可以根據熱氣球的拉繩及氣球上口的大小、角度進行調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空氣是分層的,比如離地300500尋米)吹南風,600800尋就吹北風。想往南走,就在300500尋的風層,往北,就升高。
“注意調查拉繩……”
在趙凌雲和戰友們的努力下,熱氣球終於朝著地上火焰指示的糧庫的位置飛去,對於這些平時習慣於在空中靜靜觀察目標的氣球兵來說,這確實是一場考驗。同樣也是一場全新的嘗試。
這個嘗試對於這些在戰爭中並沒有發揮出什麼作用的氣球兵而言是極為重要的,他們希望能夠在戰爭中發揮出自己的作用,得屬於自己的那份功勳。
不過在夜間想要把氣球飛到目標的上空並不容易,即便是他們走之前已經進行了幾次試驗,在這個時候當他們試圖控制熱氣球的航向時,仍然面臨了不少問題,畢竟,在過去絕大多數的時候,他們都只是固定在那裡,從來沒有進行過這樣的“航行”。
雖然有些手忙腳亂的,但是在氣球兵的努力一下,這幾個氣球仍然慢慢的在空中調整航向,朝著目標飛了過去。
在航向得到調整之後。他們又一次熱氣球的高度降了下來。在氣球接近目標的時候。熱氣球上的氣球兵們死死地盯著地上的目標。
什麼時候投彈最合適?
對此每個人都沒有什麼把握,儘管在此之前他們曾經進行過試驗,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風速的不同,高度的不同,直接影響轟炸的精度。
如果風很大,如果距離太高的話。也許扔下去的炸彈根本就無法擊中目標。
儘管他們知道這些。但是卻又沒有辦法控制著一切。至少沒有什麼好辦法。也正因如此。在接近目標的時候,趙凌雲對身邊的戰友命令道。
“降低高度。”
隨後他又補充道,
“咱們飛得越低,投彈的精度就越高,爭取一趟完事。”
說完這句話後,他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地面,盯著地面上黑洞洞的靖南城……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