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親王為什麼會找我?”
一路上,靳輔的腦海中無數個念頭在那裡翻滾子,他在尋思著各種各樣的可能。
安慶王絕對不會無緣無故的找他。既然找他過來,肯定是有事情吩咐他去做。
會是什麼事兒?
想了半天。靳輔是沒有,想出一個所以然來。
人到了安親王府,按照規矩地了一個五兩的銀店給親王府的門房後,那原本板著臉的門房才笑呵呵的說道。
“是靳大人吧,王爺一直在等著你,您老往裡請,小的帶您過去。”
對於門房收銀子後露出的笑臉。靳輔並沒有表現出絲毫的反感。大清國自有國情在。即便是現在這步田地,該收的銀子一分錢也不能少了。規矩就是規矩,什麼時候都得遵循著這些規矩。
剛剛進入書房,靳輔就看到安親王嶽樂邁著緩慢的八字步,臉色嚴肅且有些憂鬱地走了進來。他連忙起立,跪下行禮磕頭道。
“下官靳輔叩見王爺。”
“免禮,坐吧”。
嶽樂坐下說道:
“靳輔,今天請你過來是有要事與你商量。”
待靳輔坐下之後,嶽樂才看著他,然後接著說道。
“現在城內是什麼情況你這個當知府的自然再清楚不過,雖說往日裡權責都在步兵衙門,可是現在步兵衙門負責守城,城中的許多事情,還是要由你擔起來的,這陣子,你做的不錯,王爺我也是看在眼裡的,皇上也是知道的。今天本王從宮裡出來,帶來了皇上的口諭。”
剛坐下的靳輔連忙再次起身,跪於地上叩頭道。
“不知皇上有何口諭?”
大清國的禮數多,見皇上要跪,下官見上官要跪,同樣的見到親貴也一樣要跪。而且動輒就要下跪。跪在地上的靳輔頭伏著地,甚至都沒有抬頭,作為奴才的他,必須要畢恭畢敬的以跪禮介面喻。
嶽樂將茶杯放到桌上,然後用恭敬嚴肅的聲調說道。
“皇上口喻:現今明軍圍城,城內軍民萬眾一共,護我大清江山,因見城中百姓飢困,人心浮動,特諭我等一心一德,妥為安撫百姓,安撫軍心,務使明軍無隙可乘……治民理政,實是知府衙門之本務,所以這城中諸事,理應由靖南知府衙門負責。”
說到這裡,嶽樂輕輕地嘆了一口氣,又接著說。
“其它的且不說了,這往後,城裡的事情,就由你去做了,怎麼樣,靳輔,接下來,可有什麼打算?”
聽著王爺的詢問,靳輔思索片刻,然後說道。
“回王爺,方才王爺命人到衙門吩咐下官過來時,下官正好去了趟煤棧……”
接著,靳輔就將在煤棧裡看到的亂狀一一道出,然後他又說道。
“王爺如今人心浮動,軍心不穩,如果因為爭搶煤炭,導致毆鬥,若是毆鬥擴大,屆時局面必將不可收拾。畢竟,城內軍民目下都懷著一肚子怨氣。如若處置稍為不慎,他們將怨氣發洩出來,就會使城中人心瓦解,給明軍以可乘之機,到時唯恐危及我大清江山……”
“靳輔所言有理。”
嶽樂點點頭,而後又說道:
“此事本爺也有所耳聞,現在城中軍民口糧暫且無慮,這搶煤的事情倒是屢見不鮮,確實容易出亂子,那麼以你之見,應該如何處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