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一開始的時候,我確實考慮了機車發動機,不過因為功率的關係,我們對它進行了重新的設計,安裝了改進型空冷700毫升直列4缸發動機,儘管它的基礎是目前最流行的600型機車發動機,但是它的功率達到22馬力。因為是氣泠發動機的關係,所以它的故障率非常低,而且整機的壽命很長,這也是600型機車發動機是使用最廣泛的發動機的原因,只要正常維護,可以作到十年不需要大修,我想我們的700型發動機,肯定會比600更可靠……”
在李德坤解釋著他的這一觀點時,朱明忠則是饒有興趣的看著在試車場上賓士的“甲殼蟲”,這輛汽車到底能給這個世界上的人們帶來什麼樣的改變,他並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僅僅只是從眼下它在試車場上的表現來看,這輛汽車簡直超出了他的想象——更加的完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或許,是因為這個世界的大明對於機械技術的發展,遠遠超過另一個時空的德國,畢竟,算起來從發明蒸汽機到現在,大明已經走過了差不多180年的道路,這種機械技術的積累絕對不是德國所能相比的。
它現在在某些方面的落後,不過只是沒有這方面的需求,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軍隊的戰機和戰車,它們大都是停留在二戰前期的水平,而且這種水平已經保持了長達十年——因為沒有戰爭的威脅,軍備的更新自然沒有戰時那麼快,甚至就連研發企業也失去了動力。
戰爭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會推動著經濟以及科學的發展。或許,正是長期的和平,才讓這個世界陷入某種瓶頸,而不能進一步充分發展。
他們只是需要一些提示而已!
心裡這般感嘆著的時候,試車場上的汽車已經達到了200裡的時速,也就是100公里,在試驗員報出這個數字的時候,韓渭等人無不是一副瞠目結舌的模樣,他們很難想象的到,這樣一輛“小型車”居然可以開這麼快,甚至一些技術人員已經好奇的坐進了其它的樣車之中。
“這輛車看起來小小的,可內部空間很大啊。”
一坐進汽車中,韓渭就發現這輛車的不同之處,
“是的,韓經理,因為這輛車的尺寸有限,所以在一開始,我就把車“殼子”的厚度減少。我們都知道,有時候厚度不代表強度。但是把車門,車外殼都弄薄,車內部的空間確實會顯大。很簡單,有時候你的腰圍只少了一點點,但是看起來就瘦了很多。空間也是這個道理,看似微不足道,視覺效果還是很明顯的。”
李德坤頗有些得意的解釋道,同時,他又看著老闆說道。
“當然,老闆的另一個建議同樣也很重要,就是提高空間利用率。透過整理和收納,我們把很多空間合併,用一些常常被忽視的小角落作為儲物空間,最後就能把整個空間放大。同時在座椅上下功夫,適當縮短座椅厚度,在不影響舒適的情況下放大空間……”
這些都是另一個時空中,日本車最擅長的特點——看上去小小的,但是內部空間卻並不見得狹窄。於是朱明忠自然選擇了拿來主義,直接借鑑了日系車的這一特點。
“這後排居然可以坐進去了三個大人,這真是……就是可惜只有兩個門,上下車不太方便。”
“哎呀,你懂什麼,多裝兩個車門,成本會很增加很多,別忘了它的價值,簡直是便宜的令人髮指……”
“就是,這樣的車確實不錯,無論如何,總歸是輛汽車,不是風吹日曬的機動單車啊!”
那些人的話語傳入耳中的時候,朱明忠只是微微一笑,果然不出所料——無敵不過便宜,只要足夠便宜,就可以讓全世界都為之瘋狂,似乎在這一瞬間,他明白了為什麼它會有全世界,包括喜歡大車的美國受到歡迎了——便宜!
只要足夠便宜,自然可以吸引很多人。只需要幾個月的薪水就可以買一輛汽車……誰能拒絕這樣的誘惑?
不過只是瞬間的功夫,朱明忠就看到了這輛汽車的市場。非但他看到了,就連坐在“甲殼蟲”里正擺弄著這輛小汽車的韓渭的神情也發生了變化。
“也許,應該提前考慮一下生產線的擴建,如果增加一些關鍵裝置的話,也許可以實現年產30萬輛的產能……”
三十萬……似乎還是不夠。
幾乎是下意識的,韓渭相信這輛車每年甚至可以賣出一百萬輛,畢竟,在大明還有70的家庭沒有汽車,誰又能拒絕得了這樣的一輛汽車呢?
“關鍵是要讓人知道它,畢竟它太小了……”
站在車門邊的朱明忠,聽到韓渭的自言自語,便隨手拿起一張提前洗出來試車紀念照片,然後隨手用筆在照片上寫下了幾個字,然後遞給韓渭。
“從明天開始,就在主流的報紙和雜誌上刊登“甲殼蟲”的廣告,就用這個廣告!”
喜歡大明鐵骨請大家收藏:()大明鐵骨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