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李自成!
在腦海中浮現出這個名字的同時,朱明忠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崇禎,想到了煤山的那個歪脖子樹。
當年崇禎就是那樣形單影離的吊死在那棵歪脖樹上。
在他之前的歷代皇帝,是否會想到這一天呢?
或許,他們想到了,但是卻沒能夠防患於未燃!
有些事情……防不勝防啊!
現在他們在討論什麼?
看著那扇厚實的木門,門外站著桂國和秦國的兵士,他們站在那裡,看到走來的陛下時,他們的神情顯得有些侷促且緊張。
現在應該怎麼辦?
年青的衛兵在心裡暗自尋思著,按照規定,在與會期間,除非大門從內部開啟,否則就不能從外面開啟大門,即便是天塌!
可是現在,陛下過來了!
陛下要進去的話,難道他們要把陛下拒之門外嗎?
在這一瞬間,無數個念頭、無數個想法,在年青的衛兵心裡閃動著,他們想要堅持原則,可是面對的是陛下啊!
“陛、陛下,這,這扇門,非室內開啟,外人一率不得入內!”
李長敏看著走過來的陛下,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他甚至伸出手試圖阻擋陛下。
在說出這句話時,他的心裡突然湧起一個念頭。
他的職責就是守衛這裡。
那怕是皇帝……也不能進去!
呃……
看著面前這個最多二十歲的衛兵,朱明忠不由一愣,被攔住的他打量著面前的年青人。看著他身後的房門,朱明忠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了細柳營的典故。
現在應該怎麼進去?
看著年青的衛兵,朱明忠倒沒有去用聖旨壓他,本身內心裡壓著一團火的他,並沒有爆發,而是煞有興致的看著他。看著這個年青的兵士。
也許,他的父親就是當年的王衛,幾十年來,大明的兵士骨子裡都給刻上了“服從”,軍事紀律的近代化直接改變了這支軍隊,相比於武器上的變革,真正從骨子裡改變那支軍隊的正是紀律,而由明軍轉變的王衛到後來的王國兵,都繼承了這一特點。
本能服從軍命的他們,在沒有進一步的命令之前,那怕就是皇帝也會被他們擋在門外,這是必然的,即便是用聖旨,也不可能強迫他們讓開。
似乎,先前有些欠考慮了。
就在這時,緊跟在他身後的潘仁遠急聲說道。
“此會由國朝主持,陛下與會,實在是我等諸夏之榮,我是桂國國相,理應與會!”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潘仁遠只感覺自己的後背都在冒汗,儘管他知道“周亞夫軍細柳營”的典故,但是現在陛下可正對諸夏不悅。
這時候,被這沒眼力的兵士攔在這,這不是明擺著要惹陛下不快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