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朝會確定了以緱亢平為文舉主考官,至於武舉主考官,往年是由霍神庭擔任,今年霍神庭要坐鎮樞密院,便由靠山王擔任。武舉將在北軍校場舉行,一共三關,考校武藝、兵法、謀略。文舉則在未央宮前廣場舉行,一天考三場,六藝、百家、文章。
六藝是禮、樂、射、禦、書、數,是一個合格官員必須具備的基礎,六藝不合格,基本上就喪失了成為官員的途徑。百家則是諸子百家的學術,上古聖賢,教化民眾,依據自身的感悟,有不同的教化方式,或重視“殺身成仁”,或重視“兼愛非攻”,每一種都蘊含大道理,不一而足。
最後一場則是文章,就是做文章。相由心生,文章是智慧的體現,字裡行間自然能看出一個人的胸懷、學識、抱負等等。此番文舉文章的題目,被定為“王臣”,這是董不白出的題目。
當緱亢平問董不白,“王臣”一題,何種解釋。董不白淡然回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天下所有的土地都是我的,所有生活在土地上的人都是我的子民。意思就是,董不白要一統天下!
緱亢平心中瞭然,對於文章的評斷有了底氣。歷屆科舉,選拔人才,自然是因為皇帝覺得人才不夠用了。皇帝需要的人才,必定是契合皇帝施政方針,明白皇帝需求的人。這“王臣”二字,就是董不白的施政方針。
看出了用意,文章就能得高分,看不出用意,寫成千古名篇,也是枉然。
……
二月二,龍抬頭,象徵著萬物複蘇。這一日朝會休會,滿朝文武做早未央宮前,觀看一萬多名考生,奮筆疾書。上午考六藝,中午考百家,下午考文章,中間幾乎沒有歇息的時間,而且考生不得離開座位,幹糧和水自帶,大小便得憋著。此時初春時節,春寒料峭,早晚寒冷,中午炎熱,也不準考生隨便脫衣服。
可以說,不僅僅是考知識,同樣是考毅力。
為了表示對學子們的重視,董不白等人也在這裡坐了一天,好在有太監撐著遮陽傘,冷了加衣,熱了扇風,除了無聊些,並不受罪。六藝考完,當場就有一半的學子被刷下去,有的學子是默默離去,有的則大吵大鬧不服氣,最終被軍士拖出去。
百家考完,又有一大半人被刷下,最終只有兩千人不到,開考第三場文章。等考生交卷,這一次科舉文舉就算完成了。接下來將由緱亢平主審,確定哪些是高質量文章,然後交給董不白過目,確定名次。
最後張榜公佈,錄取前一百二十名。
武舉要簡單一些,並不排名,過了三關就證明有能力在軍中立足,一天下來就有五百多人過關,被各部軍隊挑走。一連幾天下來,約莫七八千人補充進了軍隊中。
二月六,文舉放榜。狀元“周大生”、榜眼“裴文翠”、探花“爾朱端臺”。周大生是義興周氏子弟,裴文翠是聞喜裴氏子弟,爾朱端臺是爾朱閥子弟,三人都來自門閥世家。事實上,錄取的人數,超過一大半都是門閥世家子弟。沒有卓絕的天資,寒門子弟是很難競爭過這些從小接受精英教育的世家子弟。
對此,董不白有些憂心。世家門閥,不顯山不露水,卻佔據了朝堂的大部分官職。本朝是因為光武帝起於布衣,牛背上打下來的天下,對世家的依賴很低。很多世家因為當初投向了新朝,被光武帝排斥,遠離政治權利的中心。
但是世家之所以長盛不衰,就是因為人才濟濟,今朝不得意,總有得意的時候。治理天下,總是離不開這些世家子弟的才華。
“再多開幾次科舉,朝堂豈不是就要被世家門閥攻陷了?”禦書房中,看著這份中舉的名單,董不白長嘆道。
邴吉也是一臉的嚴肅:“宗門如同猛獸,需要全力打倒。世家如寄生蟲,總要抽絲剝繭,徐徐圖之。”
劉秀兵凝神道:“其實現在就能做些什麼了,寒門子弟之所以難以競爭得過世家子弟,皆是因為沒錢接受好的教育。我們應該加大對州學、郡學的投入,甚至還可以設立縣學。”
“不錯,雖然辦學的效果週期很長,但是多培養出一名寒門子弟,就能減輕一點對世家的依賴,早培養出一批學子,就能早一天騰出手對付世家。從於閥、元閥敢公然作亂,長孫閥、侯莫閥助紂為虐,就能看出這些世家一旦得勢,大胤朝就危險了!”莫偉刀憤聲道。
許廣漢嘆道:“慢慢來吧,先做再說。等對付了宗門,再拿世家開刀不遲,若連宗門都對付不了,也不必再談對付世家了……對了,皇太後已經下了懿旨,太子的婚事將定在二月十一,殿下是怎麼想的?”
“師父,我能怎麼想,這事也由不得我做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