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廣發天尊以為廣成子有急事,因而等著廣成子的事情處理完後,準備再向元始天尊提出要收楊戩為徒一事,誰知道廣成子和自己的目的一致,他趕緊出言阻止:“師尊不可。”
元始天尊沒有任何表態,廣成子聞言後轉身盯著文殊廣法天尊問道:“師弟這是何意,莫非不認可愚兄不能做楊戩的師傅?”
“我等師兄弟十二人,單憑修為而論,師兄是最合適做楊戩的師傅的人,然而自身修為高深並不代表也能教好徒弟,在師弟看來,楊戩的師傅人選還須慎重。”
“師弟你覺的誰最合適,難道是你不成?”廣成子似笑非笑的問道。
文殊廣法天尊本就是為楊戩而來,被廣成子點明,大大方方的承認道:“正是如此,師弟的修為雖然比不上師兄高深,但是有著絕對的信心能夠教導好徒弟。”
文殊廣法天尊朝著元始天尊躬身行禮道:“師尊,只要您讓楊戩拜入弟子門下,我可以保證楊戩今後一定不弱於截教的聞仲。”
聞仲身為一介凡人,被截教的金靈聖母收歸門下後,修為迅速的提升,短短五十年的時間,修成人仙,不敢說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的壯舉,因而聞仲已經成為誇讚別人有出息的代名詞。
“師弟,你也太過於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聞仲又如何,師尊親自看重的人,豈能比聞仲差,倘若楊戩拜入我的門下,我讓他短期之內超過聞仲,不在話下。”廣成子信口開河道。
“師兄,說大話誰不會呀!你咋不說經過你的教導,楊戩能夠在短期內超過燃燈師叔呢?”文殊廣法天尊不屑的說道。
成仙難,成仙之後修煉更難,聞仲花費五十年修成人仙,幾百年的時間過去了,仍舊處在人仙境界,故而廣成子敢於吹噓楊戩能夠超過聞仲。但是燃燈道人早在拜入闡教前已經是大羅金仙的修為,幾百萬年過去了,他到底走到那一步,誰也不清楚,燃燈道人的修為,莫說楊戩在短期內超過,就是終身能否超過,都是一個未知數,文殊廣法天尊明顯屬於抬槓行為,廣成子不甘示弱,回頂了一句。
“師弟,楊戩經過我的指導,能否超過燃燈師叔我不清楚,不過我有把握,在不久的將來,燃燈師叔或許非我敵手,只是不知師弟何時才能勝過燃燈師叔。”
廣成子的本命法寶是元始天尊親自煉製的翻天印,此印用不周山的半拄山峰煉製而成,單就威力而論,更勝碧霄的金蛟剪,趙公明的定海珠一籌。憑藉廣成子金仙頂峰的修為,御使翻天印,金仙不是一回之敵,一些剛剛進入大羅的金仙,甚至挨不起翻天印的一砸,正是因為有著此等寶貝在手,廣成子只需突破到大羅境界,足以打敗燃燈道人。然而文殊廣法天尊手中並無厲害的法寶,想要打敗燃燈道人,必須得靠實打實的本領,如今他的修為距離金仙頂峰尚有一段距離,何談擊敗大羅的燃燈道人。文殊廣法天尊迴避掉這個問題,轉而和廣成子爭執誰的教導本領更強,廣成子身為闡教眾仙的大師兄,想要事事壓過別人一頭,自然不承認他教徒弟的本領不如文殊廣法天尊,沒有例項當做證據,雙方只能唇槍舌劍,爭執的面紅耳赤。
截教的大羅金仙、金仙的數量勝過闡教許多,然而洪荒的高階仙人會佩服元始天尊的眼光毒辣,並非通天教主。原因在於截教乃是廣撒網、多斂魚、擇優而選之,通天教主講究眾生平等,眾生皆有一線生機可循,教徒是來者不拒,因此截教的弟子基數遠遠大於闡教,才使截教的金仙總量超過闡教。然而單論徒弟的成材率而言,截教遠差闡教,闡教的門下是元始天尊精挑細選之輩,經過教導,他們之中修為最低的已經是金仙初階,最高者距離大羅僅有一步之遙,元始天尊用事實證明,他的眼光毋庸置疑。正因為如此,當楊戩沒有經過絲毫的考驗,被元始天尊劃歸闡教的門下時,廣成子和文殊廣發天尊立馬意識到楊戩絕非等閒之輩,未來的成就不可限量,他們才會為了一名凡人爭的不可開交。
闡教眾仙得到白鶴童子的通知,一一來到崑崙山,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後,眾仙大多加入爭論,形成以廣成子和文殊廣法天尊為首兩大陣營,就楊戩的歸屬展開激烈的辯論,文殊廣法天尊有著普賢真人、懼留孫和慈航真人幫襯,廣成子身後同樣站著赤精子、靈寶大法師和道行天尊,太乙真人因為元始天尊已經給他物色好徒弟,沒有加入爭論,玉鼎真人生性淡雅,不喜爭執,因而默默的站立一旁,關注事情的發展,至於清虛道德真君、黃龍真人和雲中子,他們三個修為最低,清楚楊戩份量非同小可,元始天尊不會同意將楊戩交給自己,沒有參與無謂的爭鬥。
等到闡教所有人全部到齊後,元始天尊眯著的眼睛緩緩睜開,向著下方巡視一圈,感覺到師尊眼光中透射出來的絲絲寒意,廣成子等人噤若寒蟬,爭論的聲音慢慢的小了下來,直止最後鴉雀無聲。
“你們吵鬧半天,可曾定下來誰做楊戩的師傅?”元始天尊盯著廣成子和文殊廣法天尊問道。
“還請師尊做主。”兩人垂頭喪氣的搖搖頭。
“本來為師並不屬意你們二人做楊戩的師傅,不過看在你們是最先提出這一要求的人,所以才會給你們機會,任由你們討論出一個結果。師兄弟理應互幫互助,你們二人若是有一個願意主動讓步,為師自會同意讓楊戩拜另一人為師,可惜你們只顧著自己,完全不為對方考慮,並且自己爭吵還嫌不夠,竟然拉幫結夥,真是令為師失望之極。”
元始天尊的話語很是平淡,不過廣成子等人卻從中聽出無比的寒意,嚇得趕緊跪地求饒:“徒弟罔顧師尊的良苦用心,甘願領受師尊的責罰。”
“責罰倒也不必,只是今後你等行事務必三思而後行,多多顧忌同門情誼,莫要做出兄弟閻牆之舉。”
“師尊的金玉良言,弟子們必將牢記在心。”眾仙異口同聲的說道。
“起來吧。”
“是。”
喜歡我是袁洪之穩住別浪請大家收藏:()我是袁洪之穩住別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