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一心撲到教育方面以後,就沒有管過其它的事情了!
就連紫金龍正式上市,楊萌都沒有過去看上一眼。
成天就是家裡,學校,家裡,學校這麼兩點一線。
除了平時在其他人的眼裡面,正常的跟其他人一樣下下地,種種莊稼以外,根本就沒有看到過楊萌出過村子。
那些偷聽牆角的家長們,也從剛開始的嘻嘻哈哈,樂得眼淚直流,到後來聽得腦袋裡面雲裡霧裡。
隨著時間的流逝,一直就這麼轉變著。
自從楊萌執教這九十三個孩子的學業以來,這個打架的事情,一直就貫穿著始終。
真正開始讓這些孩子打架的時候,從開始的讓他們胡亂打著一團,到後來的親自指點。
然後再讓自己的這幾個兒子,帶著這幫小玩意兒一塊修煉軍體拳,楊萌從來就沒有懈怠過。
從最開始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直到後來的四書五經,再到諸子百家。
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語文、數學、物理、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名人傳記,現實當中各個國家的發展現狀。
都被楊萌以一個一個的故事,穿插在這其中一起教給了這些孩子們。
所有的知識,教授孩子們的時候都是連帶性的。
教孩子們這些古今中外名人傳記的時候,同時一塊就教授了地理。
讓那些孩子們知道這些古今中外的名人,都是生長在了哪個地方?
教授地理的同時,又連帶著教授了外語。
讓孩子們知道了,這些古今中外名人們所生長的地方,他們那個地方所說的話,都是怎麼說的?
教授這些孩子們學習那個地方的語言的時候,連帶著一塊就教授了這些孩子們音標、片語、以及字母等等當地的文字,諺語啥的。
還有這些個地方的風俗習慣,當地的各種忌諱,物產種類,地質構成,氣候狀況。
那些地方還有什麼有名的風景區,名勝地,去旅遊的話,得注意一些什麼事情等等等等,可謂是包羅永珍。
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是孩子們願意聽,也特喜歡上楊老師的課。
就連這些孩子們的家長,也願意待在教室的外面,偷聽楊萌在那裡給他們自己的孩子們上課。
因為楊萌給這些孩子們上課的時候,那個知識的連帶性,真的就是豐富異常。
而且楊萌教學的時候,所說的那些話,真的帶有一種魔力。
讓那些偷聽牆角的人,有些時候一耽誤,就是一整天。
沒有辦法,楊萌在那裡上課的時候,所講的那些故事太有吸引力了,讓人忍不住一直想要聽下去。
時間,就是經不住流逝,一晃就是六年。
楊愛堂這個教了一輩子書的老人,終於還是退休了。
楊家祠村小學,退休了的不止是楊愛堂老師一個人。
總共六個老師,四個男的就退休了三個,兩個女老師也全部退休了。
補進來的這些老師,還是老楊家的這些後代。只不過這回,全是一些年輕的老師了。
楊麗這個丫頭,大學畢業以後竟然扔下外面的工作不要,跑回了楊家祠村,待在了村小學裡面,當起了一名小學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