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生,您當時為什麼會想到把這個綠化苗木,作為你們村的遠景發展的?”
齊情的再次詢問,並沒有讓楊萌感覺到什麼意外,要是自己稍稍一說,就能夠讓別人放棄對自己的詢問,那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個吧!可能是我這個人的腦瓜子想得有點遠吧!
我那時候給我表哥賣菜的時候,就看到這個城市裡面的這些個發展越來越快,而農村裡面往城市裡面跑的人也越來越多。
這人往城市裡面跑,總得有個棲息的地方不是?
人一有了需要棲息的地方,這就產生了需求,就會讓這些房地產公司的人加速發展這些房子的建設週期。
可是這些房產的發展,你總不可能只建設一棟光禿禿的房子,擺在那個地方就開賣不是?
這個房子的周圍,總得有點的綠化,總得要加點點綴呀。
既然要加綠化點綴,就會對這些綠化的苗木有一個旺盛的需求。
我當時看到那個需求的時候是九幾年,但是那個時候,我們大部分的農民手裡面是沒有多少錢的。
所以,那個時候的房子往外賣的時候是非常的便宜。
當時我就想,隨著這個改革開放的越加深入,時間越來越長,兜裡面有錢的人就會越來越多,對於這個房子的需求,就會越來越大。
這樣就會出現一種情況,房子是越建越多,城市是越擴越大。
隨之而來的,就會是對這些綠化苗木的需求,會變得非常的旺盛。
市場有需求!那我們就生產這些別人需要的東西,從而去滿足別人這個需求,我們就能夠得到我們需要的回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像現在一樣,隨著城市裡面的人越來越多,手裡面的錢也越來越多,對生活的質量要求,就會慢慢的提高。
我們楊家祠村,現在除了綠化苗木以外。慢慢的把重心,已經傾斜到了綠色原生態食品的生產上面來了。
現在村裡那些公司所涉及的東西,和生產出來的食品,主打的就是一個原生態。
什麼叫做原生態?
可能你們還有點不太瞭解,就是我們這些公司所出產的所有肉製品,禽蛋製品,還有蔬菜什麼東西的,講究的就是一個綠色無汙染。
這些東西說起來,並沒有什麼太多的高大上的地方。
就是腦瓜子多想想而已。
在我們楊家祠村人的理解當中,人活在這個世上,離不開吃穿住行四個字。
而我們只要把握好機會,在這四個字的周圍做一些文章,總有我們賺不完的錢。
綠化苗木,我們只是在住的這一個字周圍做了一些文章。
透過這些年的努力,也讓我們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人們住好了,兜裡面又有錢了。那麼將來對於這個吃的方面,就會注重起來。
而我們楊家祠村這些企業的重心,在有了這些先決條件的前提之下,現在就在這個吃的方面做起了文章。
我們做的這個文章,就是抓住了人們從吃飽到吃好的這個觀念,從源頭上,把握好這些食品的質量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