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差不多一個時辰過去,全軍過河。
向北行了數里,正好與提前兩天出去偵查的斥候迎頭撞上。
“報……前方十里是丹河分叉處,一條轉東為小丹河,一條轉向西南注入沁水。分叉處東岸有一小鎮名清化鎮,已被流寇洗劫一空!”
“報……清化鎮北五里發現有渡船痕跡,流寇可能已經此轉道向西。”
“向西?”葉宰愣了愣,手往後一伸,道:“地圖。”
趙義立刻將地圖展開遞過來,葉宰接過後衝打頭那名斥候吩咐道:“過來指給本官看,清化鎮和流寇渡河地在哪兒?”
斥候連忙幾步走到葉宰馬旁,踮起腳指給葉宰看。
“丹水往西是沁水,莫非李自成想給我來個四渡赤水?”
葉宰心裡頓時遲疑不定,莫名生起個感覺,自己彷彿化身成了常凱申!
這種感覺非常非常非常的不好,就好像冥冥中有朵烏雲在向他頭上罩來。
靠,老子不是常剴申,你踏馬也不是太祖爺!
葉宰甩甩頭,拋去這無厘頭的想法,問斥候道:“王總兵咋說?”
“王總兵說,請葉撫臺留意前些日子商議過的事再定行止。”斥候回道。
斥候沒說什麼是商議過的事,因為他也不知道。但葉宰清楚,這是指前段時間他和王、商一起得出的結論——流寇恐怕會西逃,再尋機進入山西。
這個判斷再和如今地形一結合,葉宰很快就搞明白接下來該怎麼辦。
你李自成不按哥們兒規劃的來,行,那哥們兒就滅了你!反正當今世道,三隻腿兒的蛤蟆不好找,二隻腿兒的反賊遍地都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不過,這只是大的方略,具體的戰術尚需斟酌。
思忖片刻,葉宰決定不再跟在李自成身後繞圈子了,既然篤定李自成會再過沁水,不如就去沁水西岸堵他。
遂下令道:“傳令與王總兵,斥候按原定路線追蹤流寇,前軍調頭,於剛才經過的石橋回返沁河以西。”
“是!”幾名斥候抱拳告退,隨即翻身上馬絕塵而去。
斥候走後葉宰也沒幹等著不動,下令後軍變前軍,調頭透過石橋再渡沁水。
京營此番動作驚呆了河內城的軍民,均以為他們還要再來打一次秋風,關門不是,不關門也不是。
正當城內人心惶惶、潞王爺欲哭無淚時,一道訊息傳來,讓闔城上下紛紛鬆了一大口氣。
京營人馬理都不理河內城,直接繞城而過去了西面。
…………
八月二十一日,沁河西岸某處,往北五十里是高聳的王屋山,往東五十里是河內紫陵村,往西五十里是濟源縣,往南六十里則是柏鄉鎮。
京營全軍便埋伏在這裡,等著李自成上鉤。
可能葉宰腦中關於李自成的印象過於頑固了,一想到其人是開國皇帝,先天就感覺開國皇帝不是易與之輩!
於是同身旁的王樸說道:“王總兵,雖然已經確定流寇還在紫陵村,但紫陵村東北有個碗口關,你說流寇會不會調頭破關?”
感謝書友“喪之衰虎”投出的月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