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縣,城門大開,城頭城下空空蕩蕩,沓無人煙。
城外兩裡,六千人馬肅立,葉字、王字大旗獵獵飄揚,間或有馬兒嘶鳴幾聲。
不知過了多久,城內衝出十幾騎人馬,帶著一溜兒煙塵來到隊前。
“報……城內沒有伏兵,流寇應於昨夜撤走。”
“報……輝縣官吏被綁在縣衙柴房。”
“報……城內富戶及大部分平民家中被打砸搶掠,青壯、女子被擄走,餘下皆為老弱。”
“知道了,下去吧。”葉宰揮揮手,然後衝王樸道:“王總兵,帶兵進城。”
“是,葉撫臺。”王樸抱拳領命,心裡卻有點疑惑:葉宰的興致好像不怎麼高?收復失地難道不應該高興嗎?
算了,他高不高興與我無關,總之我的功勞到手了!
王樸甩甩頭懶得再去深想,回首給傳令兵下令道:“進城。”
傳令兵立刻高舉大旗搖動幾圈,接著鼓號聲起,六千人開始緩緩向前移動。
葉宰和親兵沒動,一直等前軍過了才跟上去。
他的心情的確被王樸猜中了,不太興奮。
首先,流寇的行動都在他的預想當中,或者就是他暗中操控的,按部就班沒什麼驚喜。
其次,進入輝縣後當地的慘狀使他隱隱有點後悔。
田間地頭一片狼籍,走不了幾步就會遇到一具或幾具屍體,其中還有小部分女子,看她們臉上殘留的驚恐之色,想必生前定然受到過莫大的侮辱;
路過的村子不聞人畜之聲,而流寇最可惡的是,為了裹脅驅趕民眾,他們居然斷其後路,放火將百姓的房子燒成了白地。
本來,這一切葉宰都是可以阻制的,鄣德府的慘狀還能找個理由——沒上任,可衛輝府的呢?
他要不調開鄧玘,李自成部就絕不會輕輕鬆鬆突破白鹿山。
當然,他可以安慰自己,這是哥命成功前必須經歷的陣痛,沒有李自成打土豪何來以後的分田地?要想解決王朝末期人與地的矛盾,掀桌子重新分配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只要計算清楚其中的代價。
後世有個姓吳的大神提出一個血酬觀點,葉宰覺得非常有道理。
大神是這樣說的:
一、血酬就是以生命為代價從事暴力掠奪的收益;
二、當血酬大於成本時,暴力掠奪發生。
三、暴力掠奪不創造財富。
第一二點便是此時大明面對的一切敵人,包括北虜、東虜、流寇的真實寫照。
第三點是葉宰如今正在做的,暴力掠奪雖然不創造財富,但它可以轉移財富啊!至於轉移到誰手上說不清楚,葉宰努力想成為那個說了算的人。
換句話講,他暫時將自己定位於“跟在狼群身後的禿鷹”,或者是“竊取哥命勝利果實的大盜”。
但他又自認為比其他大盜好一點,並不僅僅由屠龍者變成了惡龍,他還能創造財富。
葉宰一直有個打算,一旦有朝一日掌握大權,立馬推行蒸汽機,待蒸汽機成熟或者被外人偷學了,便再次推動電氣哥命。
不過,這些都是遠期目標也就心裡憧憬憧憬,話說回來,現在的情況就讓葉宰十分不適應。
不親眼看到慘狀,他還不能深刻理解血酬定律。
後世生長於和平年代,沒有感同身受過,看史書中的百姓傷亡也就是一個冷冰冰的數字!
什麼三國人口從漢末六千萬減少到幾百萬,什麼明末兩億減到兩千萬,南京三十萬……
甚至還有人調侃:“才三十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