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組在開戰後一直沒打響,因為怕傷到自己人。
然而,紅夷炮打響,他的命令也就失去了意義。大隊跟不上,就靠幾十杆火槍一門炮,除了浪費子彈,完全起不了作用,東虜躲起來就行了。
東虜騎兵見白桿兵回撤,便撿回屍體也撤了回去。倒不是他們愛護袍澤,而是東虜有規定,撿屍者可得其一半財產。
這也就是大萌上報斬獲極少的原因。
不久,南面方向再次騰起煙霧,佯攻南門、東門的秦翼明、秦拱明兄弟帶著兩千灰頭土臉的白桿兵回營。
秦翼明主攻南門,卻讓東虜騎兵衝破包圍,來回若無人之境,因此一回來便向秦良玉跪地請罪。
秦良玉看著秦翼明身上仍未凝固的血跡和夾雜的土色,長長嘆息,叫張鳳儀記下秦翼明的過錯,便讓其歸營。
……
翌日,五月七日,遵化城外熱鬧起來,西、南、東三面旌旗招展、人聲鼎沸。
大萌西路軍十萬人麇集於此。
葉宰領著秦良玉、馬祥麟等一干前鋒將領,進中軍參見薊督張鳳翼、襄理總兵馬世龍、監軍太監商輔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張鳳翼聽過秦良玉的稟報,笑呵呵起身扶起眾人。
他首先大力肯定了川兵作為前軍先導驅除東虜遊騎的功績,然後再表揚了川兵不怕苦不怕累,勇敢攻城。雖然結果並不如人意,卻也充分震懾了東虜,摸清了東虜的佈置,於大軍接下來的戰鬥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最後,他雲淡風輕地指出:川軍接到的命令是開路,以後要著實仔細了。
坐在側邊的葉宰微微撇嘴,恐怕這才是張鳳翼想說的吧?
也是,手提十幾萬大軍,要是在他不在場的情況下,遵化城就打下來了,他該如何往上報功?京畿地區,方方面面都盯著呢,由不得他昧下別人攻城的功勞。
所以張鳳翼不提撫卹,不提補充戰損,不提撥給糧草,著重強調軍令,也就是該由誰主導復土大功。
都特麼什麼時候了,還在爭功?
秦良玉不敢置喙,葉宰敢!因為他是文官。
葉宰先咳嗽一聲引起帳內諸人的注意,這才抱拳道:“張部堂,我川軍自打離開薊州便急行三日三夜,又不顧疲勞攻城,多少勇士為了大明而捨生忘死!
這點請張部堂、馬總兵和商監軍留意,給兵部的塘報上要有體現!”
接著對北京方向抱抱拳,“想必陛下和周相都在日夜期盼前方的戰報,這下可好了,川兵先奪東虜之氣應該能讓他們睡個好覺,對吧?”
說罷目光烔烔環視幾人。
三人的表情不一。
商輔明代表皇帝,聽到兵將奮力當然高興,所以給葉宰回了個笑臉;
馬世龍乃戴罪之身,恩相孫承宗又不在這裡,他一個文官都不敢惹,只得看著帳篷頂子,好像在研究帳篷的搭建方法;
張鳳翼臉上陰情不定,可他聽出來了葉宰的意思,人家背後有老師周延儒,自己摁著不報,人家自己也可以寫信,到時一對景,自己裡外不是人。
他是成熟的正客,腦子裡僅權衡片刻,便施出臻至化境的變臉神功,笑眯眯點頭道:“良臣所說有理,我們這些做臣子的……”
他也對北京方向抱拳,“就該為陛下和周相分憂。本官馬上安排手下寫塘報。”
然後笑問葉宰:“良臣,川兵還需要什麼,只管後營取去。”
葉宰連忙也換成笑臉,“宰多謝部堂大人關愛,幸何如之!”
其實他並不想和張鳳翼鬧僵,可白桿兵他志在必得,此時不出頭還待何時?
事實也的確如此,石砫幾人,包括秦良玉和張鳳儀都向他投來了友善的目光。
求收藏,求推薦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