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營!
葉宰不禁一陣毛骨悚然。
不過,後怕的情緒很快便被喜悅所取代,因為“拿破輪”火炮表現實在太好了。
有效射程600步至700步之間,也即900米至1100左右。
拿同時期川兵所帶的大萌仿造3、4號佛郞機相比,從300步的有效射程直接翻了一倍。
此外,新炮還有個優勢,它是前裝的,不是後裝,不虞漏氣燙人或者炸膛。
就是有一個缺點兩者都差不多,只能打大概範圍,精度不是很高。
狙殺大將,基本沒有可能。
若是想打退敵人的集團衝鋒,眼前的一門炮還不夠,必須也形成集團效應。
說白了,就是要使用“大炮群戰術”。
集中所有火炮,共同轟擊一個主要目標或者敵人行進中的路線,反正直接命中困難,不如狂轟爛炸某一處,以此來代替火力的準確性和射速。
但是,這個戰術葉宰現在暫時用不出來,因為他平均每大半個月才能造出一門炮。
如此一算,一年20門,到大萌玩兒完的14年後,也只能造出接近300門炮。
算起來是挺多,卻是犧牲了做其它東西的能力,火槍不做了?已經提上日程的強弩不做了?黃火藥不研究了?還有火箭、導彈……
而按葉宰自己的設計,最好能找到一處鐵礦,用八角星的能量直接鍊鋼,然後摸索出鏜床、鑽床、銑床等工業母機,這才是最佳的利用方式。
正當他神遊天外時,一個國防兵對外稱道標兵)繞到火炮後的掩體內。
掩體用土壘起至胸的高度,沒辦法,某人怕死。
國防兵用葉宰定的軍事術語,鏗鏘有力道:“稟兵憲,拿破炮已再次裝填完畢,是否發射,請指示!”
葉宰伸出頭一看,見炮旁邊整齊站著五個國防兵,其中一個還拿著一隻長長的點火鶴嘴,便指著更遠處的土坡,下令道:“抬高炮口,轟擊那處土坡。另著觀測者移動過去。”
“是!”
傳令兵右手捶胸行了個新式軍禮,跑到炮前叫道:“兵憲有領,抬高炮口,轟擊更遠的土坡。”
接著將後背小旗抽出,對著炮口朝著的方向搖動了幾下,給遠處的觀測者發令。
發令後,傳令兵退開。
這時,炮兵已經搖動絞盤將炮口抬起,伍長一板一眼地從腰側抽出一根長針,刺破火門內用紙包的火藥袋,然後退出幾步,將已點燃的長棒鶴嘴扎進了火門。
“嘭!”
求推薦票!)
喜歡聚寶盆中的大明請大家收藏:()聚寶盆中的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