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蘅前世聽說豆腐是喜愛煉丹的淮南王劉安發明的,具體怎麼發明她也不清楚。
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豆腐好吃便可:“沒錯,我去道觀看了那些著作才發現道家學問之深,值得深入瞭解其中的奧義。”
薛丞相對道家著作這些都不感興趣,他好奇為何薛蘅去了趟道觀他才能吃上這麼美味的豆腐。
“真是豈有此理,這豆腐不過就是大豆做的,還藏得這般嚴實,難不成有什麼特殊的功效。”
他覺著薛蘅去了幾日便能發現豆腐的製作方法,那些牛鼻子老道恐怕早就吃了多年的豆腐了。
薛蘅訝了訝,薛御史的關注點也太過於刁鑽了。
訥然道:“呃……這倒是沒有,著作上也沒明寫豆腐的做法,是我觸類旁通想出來的。”
“蘅兒這般天資卓越?”薛丞相微訝,江夏郡主是如此,同樣抱有一點懷疑的態度。
大昭可不缺天資過人的煉丹道士,他們熟讀煉丹著作多年都沒有吃上豆腐,薛蘅就去了道觀五日便能推敲出豆腐了?
就算再喜歡自己的女兒,心底的疑慮也不能打消。
江夏郡主便道:“豆腐味道不錯,你能想出這麼好的食物也的虧無上道觀的那些書籍,明日也讓無上道道觀的女冠們也嚐嚐,飽飽口福。”
她倒要看看,這個豆腐是不是薛蘅為了去道觀,而從別的道士手中剽竊來的技術。
“娘讓人送去便是,不過得趁早,如今天氣炎熱不易存放過久,有了酸味便會影響了豆腐的口感。”薛蘅想想了又道:“
不如再多做一些給蘭若寺的住持送去吧!他常年吃素送他這個豆腐正可以換換口味了。”
江夏點點頭。
府中的廚娘們用過晚膳便準備通宵研發菜式,明日才能有端著桌的豆腐宴。
誰知又收到了江夏郡主的吩咐也要豆腐宴,下響磨的那些豆腐不夠用了。
只好通宵達旦的磨起了生豆漿,研究起了豆腐。
老廚娘常年混跡在廚房裡,瞭解了豆腐的味道,憑藉以往的經驗做出了幾道關於嫩豆腐的菜。
翌日一早,翠平去到廚房檢視豆腐的製作進度,便見到桌案上有小蔥拌豆腐,鹹蛋豆腐,金沙豆腐。
翠平拿著牙箸試了一小口,嫩豆腐入口既化,便讓老廚娘再做三盤豆腐添到今日的早膳中。
薛丞相和江夏郡主品嚐過也對這三道菜讚不絕口。
薛丞相拿著面巾擦拭著嘴角的油脂,感嘆道:“爹孃如今年歲大牙口不好,吃些豆腐正好合適,寫一封家書將豆腐的做法傳回去讓他們也能換換口味。”
“也好,待會再問問廚娘這些豆腐菜餚的做法一併傳回去。”
如今江夏郡主也有些相信這豆腐做法的確是薛蘅想出來的,若真是無上道道觀的做法,無上道道長定然會告訴六安王夫婦,六安王從年輕時就牙口不好,也適合吃些豆腐。
……
翠平執著適合到了無上道道觀,無上道道長看著適合裡的各種豆腐菜餚,著實訝異了一番。
“這像蛋白一般光滑柔嫩的物什到底是什麼呢?”
翠平觀察著無上道道觀眾人的表情,見大家都是一副沒見過世面的鄉巴佬模樣,在心中暗自得意了一番。
江夏郡主想必是多想了,這豆腐的做法就是鄉君想出來的,並不是剽竊了道觀的菜品。
“這叫做豆腐,鄉君在閱過道觀中的書籍後想出來的,昨日江夏郡主食用後覺得滋味不錯,便讓奴婢送一些前來,畢竟這也是借了道觀書籍裡的光。”
“竟是看了道觀中的書想出來的,是哪一本?”無上道道長眼神迷茫,說來慚愧,她做了這麼多年的女冠,連道觀中的書都沒有看全過。
“奴婢也不知,還是先讓奴婢將豆腐送到廚房去泡著,這豆腐必須儘快食用。”
綠鄂在一旁看著食盒都的豆腐,她們可能是吃不完:
“今日道觀中有一些香客,今日膳堂是否也供應一點。”
“自然是得給他們嚐嚐鮮,翠平姑娘,我們道觀中沒有會做豆腐的,能否請你代勞?”
翠平的也迷茫了,她只是一個來送豆腐的下人,哪裡會做豆腐!
喜歡富貴逼人來請大家收藏:()富貴逼人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