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舞在後世出現的那一年,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薛蘅當時也從電視上看過此舞蹈,還被逼寫了觀後感。
所以做過一些瞭解,表演的舞者將右腿固定住,才完成了那些飄逸的動作。
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府內的舞女,編排出了大昭版的飛天舞。
此刻正式的表演還沒有開始,舞女們在舞臺上是為了活躍氣氛,同時也吸引客人的駐足觀看。
忽然間,悠揚婉轉的梵音響起。
臺上的舞女,快速的舞動了起來。
時而跳動,時而飛舞手裡的綵帶。
動作整齊劃一,就連綵帶的飛舞都恰到好處。
眾人的目光漸漸的都被戲臺上,舞女們美輪美奐的表演所吸引了。
隨著琵琶聲的加入,音樂漸漸的高昂了起來。
站在舞臺前面的三位舞女抬起左腳,雙手合十身姿統一向一側傾斜,然後再緩慢的收回。
餘下四位馬上又向另一個方向,抬起左腳向一側傾斜身姿。
然後依然是右腳站立,抬起左腳從容的舉過了頭頂,彎下身姿左手扶著右腳,做了一個飛天姿勢。
隨後,二胡也加入到了配樂中。
抑揚頓挫的音樂響起,預示著舞動也要進入高朝了。
只見舞女們統一的勾著手指雙手向上揚了起來,右邊小腿和大腿成九十度彎曲,左腳放在右腿膝蓋上。以右腳為圓心,大腿為半徑進行三百六十度旋轉。
整個舞蹈有不小的難度,舞女們從頭到尾都優雅無比的完成了表演。
臺下的賓客放下手裡美味的點心。
掌聲響起,紛紛叫好。
賓客之間交頭接耳,臉上都是喜色。
不用聽也知道說的都是讚譽的話。
單是舞女們的表演就能值回茶錢,此刻很是期待正戲的上演。
舞女表演完畢,大戲就要開演……
戲臺上的幕布全部降下。
為了能夠更加凸顯戲曲效果,薛蘅特意讓人做了些場景點綴。
此刻小廝們正在舞臺上擺放道具,當然臺下的賓客是看不見。
為了讓舞臺效果看起來逼真,轉場或是情節需要時平樂館內透光的地方都會有黑布降下。
隨著堂鼓、大鑼、鐃鈸的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