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不知道有句話你有沒有聽說過。”
“什麼話?”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不曾瞭解,就不能指手畫腳嗎?倒像是一句名言。”
老人點了點頭。
畢璃汪笑了笑,心想:這可是那位不朽屍王的名句,怎麼可能不是至理名言?
隨後畢璃汪繼續說道。
“另外,老人家,我打這孩子,也是為了這孩子好啊~如若不然,以後這孩子恐怕會被天下讀書人給罵死的啊。”
“放屁!我爹是山西道禦史,我要叫我爹來拆了你的店。”
孩子突然尖叫著,捂著腦袋帶著隨從連忙離開了報社。
旁邊的人一看,頓時心生怯意。
他們是來看戲的,不是來送命的,萬一那孩子要是真的帶人來拆店,被波及了可就得不償失了。
“諸位放心,在這京城,哪家店沒點後臺呢?”
畢璃汪這麼一說,在場的人們隨即又鬆了一口氣。
緊接著,那老人家繼續問道。
“年輕人,既然孩子已經走了。那你也應該說說為何不打這孩子,這孩子今後就會被讀書人給罵死吧?”
“實不相瞞,老夫我乃是這京城一間私塾裡的教書先生,教出的學生就連老夫自己都數不過來了,可老夫卻怎麼也想不透你剛剛說的那句話啊……”
畢璃汪笑著看了那老人一眼,隨後又朝著在場的圍觀群眾問道。
“諸位父老鄉親,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容鄙人再次先不請自問一句。在場的諸位,可曾與讀書人相識?”
“無需秀才童生之類的,有著功名的讀書人,只要是識字的,並且與其說過一兩句話的就行。”
在場的人們齊齊點了點頭。
說讀書人,人們大多會想到秀才童聲,亦或者舉人之類的有著功名的人。
這類人,雖然很是出名,但在場的人都是普通的黎民百姓,與之相識……除非是親戚,不然基本上一輩子都是……
‘自己認識對方,對方不認識自己’的樣子。
但如果只是要問有讀過書,識過字的,在場的人們大多還是認識一兩人的。
“看樣子……大家夥都認識啊。”
畢璃汪笑道。
“那麼,我再問一句。你們認識的那些個讀書人,他們的家裡,可曾買過書?一本就行!”
這時候,在場的人們就沒有反應了。
一股尷尬且又不失禮貌的氣氛開始在人群之中醞釀著……
終於,一衣著有些破爛的平民站了出來,大聲道。
“書這種稀罕玩意兒,誰買得起啊?我們村裡的那地主他兒子就讀書,家裡卻也只有不到三本書。”
“是啊,我一遠方親戚一家人省吃儉用,累的面黃肌瘦也只能讓孩子上學堂讀書,哪有錢買書啊?”
人群中,開始有人附和道。
“我可是聽說過,有戶人家為了給自己兒子買本書,把自家女兒給賣了!”
“就是,一本書太貴了……”
“……”
此時,畢璃汪心中可是樂開了花。
因為這就是她想要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