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像是密集的蟻群一般,根本不管這些倒下的戰友,繼續悶頭往前衝。
多爾袞許下的獎勵,讓每一個韃子都為之瘋狂,這些韃子在鉅額獎勵的誘惑下,變成了不知恐懼的傀儡。
“轟隆!!!”
“轟!!!”
“轟隆!!!”
然而,剛剛那只是第一發炮彈爆炸產生的效果,緊接著不斷的有炮彈在韃子人群中炸響。
隨著炮彈不斷落地,韃子的傷亡數字在不斷上升。
每一發炮彈,都至少幹掉了二十個韃子在密集的韃子中間產生一塊空白區域。
但很快就被後面的韃子天空滿,彷彿只是一個小石頭落入水中,掀起一陣水花,然後歸於平靜。
不一會功夫,三百發炮彈全部落日爆炸韃子的傷亡數字,已經超過六千人了。
望著人海般繼續前進的韃子,賈璉感慨道:“這些韃子,簡直是排著隊上來送人頭!”
張耀也開口稱讚道:“還是元帥您這大炮威力強大啊,韃子越是密集,殺傷效果就越好!”
“那就瞄準韃子最密集的地方打,想要攻到城牆下,不死上十萬八萬韃子,想都不要想!”
望著衝鋒速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的韃子賈璉極為霸氣的說道。
他之所以如此有信心,主要是來自於對這義大利炮,以及火器發展的歷程的瞭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可以說,這義大利炮,就是密集陣列最為強大的剋星。
很多人對戰爭的瞭解都源於影視劇,但事實上,真正的戰爭和影視劇上表現的差別很大。
就拿戰陣來說,冷兵器時代的戰陣,遠比古裝劇中表現的更為緊密,那真的是人擠著人,
別說從陣列之間穿過,你想轉身都不容易,這樣對於群眾演員來說要求太高,很難拍出來。
雙方若是正面硬戰,比拼的是哪一方的戰陣更為緊密,更不容易被突破。
而熱兵器戰爭,也比戰爭片裡面的表現的更為稀疏。
如果真的按照實際情況拍攝,恐怕一個鏡頭裡面就三五個士兵,非常影響觀感。
當然,作為冷熱兵器混用的時代,還是以密集戰陣為主,畢竟熱兵器還存在諸多缺陷。
那麼,密集佇列又是從何時開始轉變為稀疏的散兵線的呢?
答案是十九世紀後期。
也就是後裝槍,後裝榴彈炮大量生產,並裝備軍隊的時候。
說起來,現在無論是韃子用的紅衣大炮佛郎機炮,還是明軍軍用的虎蹲炮,噴銃,亦或是天承軍用的拿破崙炮,本質上都是一種炮。
都是利用火藥燃燒,產生數百倍的膨脹氣體,推動前方的炮彈打出去,以動能擊殺敵人,其實和槍的遠離差不多,只不過口徑特別大而已。
原理都一樣,只不過是火炮的設計,炮管厚度和長度,鑄炮的材質,火藥的配方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各種火炮之間的威力射程,射速方面有差別。
但是賈璉在紅樓世界讓人研究的就不是這樣的炮了,他讓人研究的是十九世紀的那種槍炮。
所以無論是炎黃步槍還是炎黃大炮,實際上的殺傷力已經極為的恐怖了。
有了這些對步兵殺傷力極大的武器,若是繼續採用排隊槍斃戰術,或者是密集戰陣,互相射擊一輪過後,兩邊估計都死的剩下沒幾個人了。
由於這些武器的大量裝備,為了避免雙方同歸於盡的結局,只好演變為散兵線戰術,後來漸漸發展成了鐵絲網壕溝戰術。
但這些韃子並不知道,依舊按照冷兵器時代的密集隊形前進,人海如潮般的向保定城推進。
於是,炎黃大炮所展現的威力,遠勝於後世兩次世界大戰上的表現。
望著衝鋒的韃子人群之中,不斷地出現一陣陣爆炸,不斷地有韃子被掀到天上,
密集的人群中被炸出一個個空洞,多爾袞震驚了。
“發生了什麼事情?”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