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十四年築城建關設衛,因其依山襟海,北邊是燕山山脈,南邊是渤海,故名山海關山海關城。
山海關並不只是一座城池,而是包括多座城池,以及一大段長城在內的防禦體系。
山海關城城牆高達五丈,厚達三丈,有三座主城門,而且東西兩側還有相連的東羅城,西羅城,防禦極為強悍。
南邊則是南翼城,澄海樓,一直延伸到海中,而海路交接地帶的老龍頭,則是整個長城的東部起點。
北邊有北翼城,角山城,九龍口城等等延伸到群山之中。
這些城池,都由高達五丈的長城連線,橫亙在遼西平原上,成為關寧防線最難以逾越的障礙。
也正因為如此,多爾袞才願意拿出兩個親王的爵位,來換取多爾袞投誠。
否則,即使他就算是像攻打保定一樣,帶著八十萬大軍來攻,也未必能從正面突破,即使僥倖攻下,至少也要付出三四十萬人的傷亡。
不過,隨著吳三桂降清,這山海關也落入了韃子手中。
現在駐守在山海關的,除了一萬人的關寧軍,就只有一萬韃子了,一半滿八旗,一半草原八旗。
至於其餘的韃子,都被被多爾袞抽調,去對付保定城的賈璉去了。
不過,儘管兵力不多,這些韃子卻過得逍遙自在,畢竟這裡又不是前線,根本不需要擔心什麼。
這些韃子怎麼都不會想到,賈璉居然會在這種緊要關頭,派出一支偏師襲擊山海關。
沒錯,渤海上航行的,直撲山海關的這支艦隊,正是賈璉派出來的。
這些戰船三日前從登州水城出發,經過三天的航行,距離山海關已經不願上了,上面搭載的正是兩萬天承軍將士。
二十三萬天承軍,二十萬在保定,一萬駐守山東及被收復的城池,剩下的兩萬全在這裡了。
自從定下奇襲山海關的計劃,一眾將領便紛紛請纓,希望自己能夠負責此次行動。
賈璉本打算讓其他人去的,但紅娘子執意要負責此次行動,她迫切的希望表現出自己的價值,賈璉只要由著她。
這些戰船主要是登州水師的,賈璉也從南京水師和鎮江水師,還有太湖水師調撥了一些戰船前來,配合此次作戰行動。
這個時候,最靠近大海的老龍頭上,幾個關寧軍士兵正圍著篝火取暖。
鄰近大海,所以海風特別大,而且現在氣溫又低,海風吹得人很難受。
那些韃子都懶得出來巡邏,就讓關寧軍來負責,他們也好窩在室內暖和暖和。
這幾個關寧軍計程車兵,正百無聊賴的圍著火堆,喝著小酒聊著天。
其中一個關寧軍晃晃悠悠的起身道:“你們先聊著,老子去放放水!”
說罷,便來到城牆邊,脫下褲子,對著大海放起水來。
完事兒後,他習慣性朝著海面上望了一眼,發現海面上好像出現了什麼東西,好像是十幾個黑點。
他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揉了揉雙眼,仔細瞧了一會,他便發現這十幾個黑點居然是十幾艘船,而且在視野中慢慢變大。
緊接著,越來越多的船出現在視野當中很快便有上百艘之多。
等到這些船靠近一些,他赫然發現,這些船上都懸掛著明軍的旗幟。
本來還醉醺醺的他,連忙跑回來大喊道:“明軍,明軍來了!
“你閉嘴,老子不就是明軍嗎?”這個士兵已經喝醉了,都忘了現在歸順韃子了。
另外一個士兵笑著說道:“李康,你怕不是喝多了吧,都啥時候了,你還是明軍?”
這個叫李康計程車兵痴笑著說道:“哎呀我都給忘了,我們現在不是明軍了,我們跟著總兵大人投靠了多爾袞,現在是韃子了,哈哈哈,我們是韃子,哈哈哈……”
看著他們還在開玩笑,那個發現艦隊的關寧軍大聲喊道:“明軍的戰船,海面上來了好多明軍戰船,他們肯定是來打我們的!”
一句話,瞬間讓幾個關寧軍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