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瑤說:“我也知道我管不了,可我知道了,也不能裝軟柿子。你知道那美人圖上畫的是誰嗎?我早打聽明白了。”
“是誰?你認識?”李珂問。
“我倒不認識。”姬瑤瑤說,是武子豪那個能歌善舞的皇後,叫雅蘭。
“我也聽說過這人。”李珂說,“不會吧?他又沒見過,拿著美人圖也是望梅止渴呀。”
“這不是又去打武子豪了嗎?”姬瑤說,大家都勸他,不必親徵,他執意要去,這麼大勁頭,沖誰?還不是沖那狐貍精?
李珂笑起來,這能扯得上嗎?他率兵親徵也不是一回半回了。
“不一樣,”姬瑤說,“他每次上陣都帶我,這次我怎麼央求都不帶,明明是怕我礙眼嘛!”
李珂又笑了:“上次你因為上陣流了産,他是心疼你,為什麼不往這方面想呢?”
姬瑤說:“我沒你那麼好的涵養,也不會當順情說好話的賢妻良母。”
“你真不知好歹,又沖我來了。”李珂笑道,“消消氣,呆會兒我去跟他說,帶你上陣。”
她說:“我還不稀罕去了呢。”
姬瑤不肯服軟,李珂無奈。
七月初六,是記離誓師出征的日子。他穿上了銀盾玉甲,盔纓閃爍,英姿勃發。出發前他召集將領,振振有詞地說,此次率師出征是應天順人,武子豪不顧天譴人怨,欺君罔上,是“累敗不悟”,是“天奪其魄而促其亡”。這次出師,他率眾二十萬,又把圍廬州的周左達也調了回來,手下大將黑子、趙龍、江臺容、鄭天、儲世昌都在從徵之列,真可謂猛將如雲。
江中大小艦船擠滿了碼頭,桅檣如林,陸上大軍整齊,方隊前帥旗飄飄,每個方隊前都有騎馬的統帥威武站立。
記離在部將、侍從前呼後擁下來到陣前。方陣中地動山搖一陣吶喊。
周左達大喊一聲祭旗,鼓樂齊鳴,軍旗請到了將臺下,獻上三牲。周左達為首,黑子、江臺容、趙龍、儲世昌、仲武依次祭拜。
記離說:“我以二十萬眾水陸舟師去援救洪都,我們剋日出征,溯江而上,將與武子豪決一死戰,望將士們共勉!”
陣中又是山搖地動一片喊聲。
記離在吳博文陪同下,登上了帥船,各船桅杆全是紅色的,只有帥船為白色。
記離上了船,還在向岸上張望。
吳博文發覺了他的目光,問:“明公在等誰?二夫人怎麼不來?”
記離道:“她會來的。”
話音剛落,只見一人騎馬飛馳而來,在碼頭上,身披紅鬥篷的女將下馬,甩下韁繩,飛步上船,她正是姬瑤。
記離臉上露出欣喜之色。
記離的水陸大軍溯江而上,過新河口、小孤山時,夜間江中大浪翻騰,有人傳說,是兩條特異的大魚夾舟而行,所以雖是上水船,走得特別快,於是又說那是兩條龍。這當然對鼓舞士氣有用,記離聽之任之。
記離統水陸舟師經過十天的時間到達了湖口。
記離立於帥船前甲板大旗下,縱目望去,眼前水面驟然開闊起來,水天一色,分不清哪是邊界,浩浩蕩蕩,一望無涯。
記離說:“看來,到了湖口了,你們看,眼前已是汪洋一片了。”
胡庸說:“是的,我們已進入朝陽湖。”
這時吳博文從底艙上來,笑吟吟的。原來到達湖口前吳博文把自己關在靜室裡蔔了一卦,看他一臉的微笑,記離知是好卦。
記離說:“這一卦如何?”
吳博文道:“巧了,恰是師卦,是坎下坤上,師,貞,丈人吉,無咎。”
胡庸問,怎麼叫丈人吉?
吳博文講解說,此卦下經卦為坎,坎為水;上經卦為坤,坤為地,為地中有水之象,我們這不是來水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