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核心宗旨 (第1/2頁)

推薦閱讀:

吃過早飯,來到辦公廳,眾人已經等候在這裡。

眾人見王端來了,面色不同於往日,似乎多了幾分敬畏,王端有些摸不清楚狀況。

“都這樣看著我做什麼?”

見葉明申沒有開口,陸長富笑道:“卑職將會主的話說於諸位堂官聽了。”

“呃……”王端面皮燥熱,心道,這種思想在後世如喝水吃飯一樣,沒想到到了這裡反倒成了高論了。

“道生之說切合堯舜至理,”葉明申拱手道,“若能詳細闡述,將是天下之福。”

“這些話,怎麼說呢,只是一些散亂的思想,回頭我再整理吧。”王端岔開話題,“還是討論大事吧!”

陸寧笑道:“會主的學說如果能勘定成冊,傳佈四方,可以為天下師也!”

難就難在王端不是哲學家,他只好乾笑道:“還是需要細細琢磨,諸位且先等等吧。咱們先說事,小麥什麼時候收割?”

陸長富道:“約在五月十日,還有半月。”

“一定要把麥收最為當前最重要的事來抓,民以食為天,古今同理。”

“這次澆灌是灌漿水,豐收前最後一次澆地了,可保無憂!”

王端點頭,又問道:“我剛才在北岸發現夯土裡沒有白石灰,這是怎麼回事?”

孔塞聳肩,然後看向程文興。程文興程掌櫃負責商業堂,同時負責採買物料。

“會主,往日石灰都是從外地購入,現在商路不通,難以獲得。”

葉明申道:“現在只能土牆用夯土築基,用草坯磚壘成,等以後燒製青磚包裹。寨內不僅缺白灰,一應物資都缺乏,需要開啟商路才行。我的從弟葉禮說,要想採購物資,只有兩條商路,一是南下沈丘,從淮潁招引商人前來;一是從項城向南,可以從新蔡等地獲得山區的貨物。”

陸寧本來是鹽商,他最清楚其中的門道,便趁機說道:“如果要打通商路,最好南下留任澤,留任澤在老蔡河古道西淝河上,可以坐船直通淮河。而且留任澤比旗山泊廣大,可以容留兩萬人,西面有黑河、洺河支流注入,田土肥沃,水草豐美,可耕可牧。”

王端好奇問道:“這麼好的地方為什麼官府不收回?”

“官府原想要收復,可惜革左五營撫而復反,西營八大王張獻忠又於去年竄入安廬兩府,朝廷兵馬全用來剿除流寇了,那還有餘力對付土賊。加上老寇準不攻打縣城,官府也就聽之任之了。”

鄭邱說道:“會主,上次卑職帶兵南下,曾在留任澤一帶遭遇老寇準匪兵,他們都是些衣衫襤褸的農民,基本沒有鎧甲,一衝就散!”

陸寧說道:“老寇準還是有些看家寶貝的。他手下有三四百披甲兵,一百多騎兵,火銃也有三四百杆,小炮也有幾門。年前還曾帶著三千人,五門炮來攻打我陸家鎮。”

王端又問孔塞,“咱們燧發槍造好沒有?”

“完成六十杆,已經測試過,就是後座力太大。”

“威力怎麼樣?”

“百步外可以穿透三寸木板,八十外可以穿透鎖子甲、扎甲、棉甲、紙甲,五十步外可以穿透鑲鐵棉甲、鐵板甲,但不能穿透瓦楞甲、鑲鋼棉甲,鋼製板甲。”

王端笑了,這個時代的鳥銃口徑都不大,好像只有13毫米,而自己的是18毫米的,這麼一算自己的矛和盾都強於同時代。

“你看派誰南下為好,帶多少人?”

最新小說: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 富士山之雪 國色芬芳 人在大明有事燒紙 漢末之我來了 在曹魏打工的日子 炭燒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