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自己沒有約請大司馬的,那麼他定是有事情回稟了!?
“臣等,拜見陛下!”
“免禮,請坐!”
五位大臣入座之後,太傅陳蕃率先開口:“陛下,眼下夏收是結束,可夏種未完成,且據太史令來宴推斷,近期至夏末或有大旱,還望陛下下詔,早做防備。”
華耀的神色有些沉鬱,哀嘆一聲方道:“又是天災,如今天體恆星運動,太陽離大地太過遠矣,咱們大漢多難,子民也多苦矣!”
“陛下保重身體!”五位大臣如此勸慰一句,然後皆狐疑地看著少年天子,不大能理解“太陽離大地太過遠矣”的意思。
太陽離大地不是一直是那麼遠嗎?難道還有遠有近的時候?
華耀沒啥心情與他們解釋天體的運動規律,直接說出應該表達的意思以及處理意見。
“先帝時期由於朝堂混亂,權責不明,士族、宦官、外戚幾方勢力也忙著爭權奪利去了,導致朕在今年春耕時才知道各地灌溉的水渠多有荒廢。當時只略微疏通一下。
而今,確實急需整體修繕,疏浚,貫通。此事由太傅主持,大司農協助,另外還得一個精通修建水渠、水庫的人才,再加一個善於清理疏浚河道,治水的幹才。”
“今年有乾旱,說明明年很大可能有水澇。朕的意思就是雙管齊下。水利、治河、治水一起,卿等認為可行嗎?”
“可行!”太傅、太尉二人首先表態。
跟著大司馬、驃騎將軍、司徒也表態同意。
“那,誰有專業人才舉薦?”華耀問了,同時也在腦海中搜尋東漢歷史上記載的水利人才,治水人才。
“陛下,臣舉薦南陽張昭,可以擔當此任!”
太傅陳蕃定是早有準備,脫口而出一個人名。
“哦?”華耀心內好奇,看著太傅問道:“不知這張昭乃何郡士子?”
不會是江東的那個“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的張昭吧?
陳蕃介紹道:“張昭字子明,乃是張衡張平子之從孫,尤其精通天文、算學,師從馬臻,早年曾遊歷山水之間,善治水、通渠。”
華耀笑著點頭,“嗯,既是太傅舉薦,朕自然信任。”
“那麼,朕單為他開闢一個治水衙門,就叫水利工程司,他乃是第一任司長。
所需輔助人才,由他自行徵辟,所需錢糧,由大司農拔付。這個水利工程司由太傅監管。”
安排這一通,華耀又問:“卿等還有相關人才推薦麼?”
治水,水利工程歷來都是國家大事,關於後世子孫的重大要事。
此水利工程司由朕單闢,由太傅監管,再由他推薦的人才主理,想來其他勢力不敢過於放肆。
若敢,朕可不會怕,相信司隸衙門有的是空席待“客”。
“陛下,由於司隸校尉先時大肆抓捕了不法官吏,以致多處府衙缺員嚴重,影響正常運轉。
臣建議應該快速補充德才兼備的官吏人員,以免耽誤了各府衙事務,影響民生。”
驃騎將軍說到這裡,拿出一份名單呈上。
“這是臣舉薦的人才名單,還請陛下過目。”
隨即,張讓從竇武手上取過名單,轉呈皇帝。
華耀接過來掃了一眼,暫時擱置一邊,又笑著看向大司馬、太尉和司徒,“三位卿家,可有人才推薦給朕?”
竇武見天子不直接允准自己推薦的人才,有些失望。
不過,他也知道英明的天子是不可能臣子要求什麼,就馬上答應什麼的。皇帝有所思量是應當的。
大司馬劉寵見此,站起來道:“臣舉賢不避親,推薦劉合,字季承。他乃司空劉鯈之弟,河間王一脈的宗室,頗具才識。”
華耀點頭,“朕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