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漢末之我來了 > 第七十八章 九原呂布

第七十八章 九原呂布 (第1/3頁)

推薦閱讀:

北方邊塞,前朝的始皇帝嬴政,為了抵禦匈奴,費了大力修築萬里長城。

九原,這座為了連線雲陽長城而建造的城市,以前經常會被匈奴劫掠。

孝武帝派大將軍衛青和冠軍候霍去病大破匈奴並驅逐他們後,九原已經平安了許多年。

然而,如今卻又是一副滿目瘡痍的慘況,完全失去了它原本所擁有的作用。

站在殘垣斷壁之上的張溫,看著已經化為廢墟的城市,這位已經五十多歲的老將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痛惜之情。

痛惜之餘,他又不禁開始反思自己的治匈奴之策,對於之前猶豫天子策略的做法也有一絲後悔。

此前,大漢君臣對西北諸胡的策略都各有一套。

桓帝時期,張奐因為主張安撫羌人的策略,以至於羌人做大,給涼州西部造成了難以想象的破壞。

因而桓帝大怒將他召回洛陽,然後欲派遣皇甫規接任。

但皇甫規有自知之明,又有識人之能,向桓帝推薦了段熲,由段熲接護羌中郎將的職務。

以如今的結果看來,段熲的那套先殺痛後安撫,再想法以滅之的策略方無疑是正確的。

張溫自己雖自覺有些才能,但策略受張奐影響,以前也認為對匈奴應該以安撫為主。

如今的天子剛剛登基,就任命他為護匈奴中郎將,雖然他自己不大明白少年天子的用意,但他還是第一時間率領軍隊來到這裡。

沿途一路走來,千里無人煙,被匈奴人所破壞的鄉村城鎮全部都化為一片焦土。

張溫已經記不清自己的部下掩埋了多少百姓的屍體,收留了多少無家可歸的孤兒。

“難道....吾之策略也是錯誤的嗎?”

張溫看著眼前破敗的城垣,回想起一路走來所見到的悽慘境況,自己主張的安撫策略居然換來這樣的結局。

一時間,這位也算大漢名將的中年對自己的才能產生了懷疑。

“或許段紀明才是對的吧!吾和張然明都錯了。”

“這群蠻夷,只有長刀才會讓他們畏懼!”

想起段紀明在先帝面前的鏗鏘之語,張溫不由得唏噓不已。

得知張溫率領四萬大軍來到九原的訊息之後,原本肆虐於幷州北部的一股股匈奴小隊猶豫一下,然後才紛紛撤離。

這位由司隸校尉轉為護匈奴中郎將的張溫,雖然名號不顯,但是都是姓張的。

不知道與張奐是不是兄弟。

張奐那個大漢名將的威名對他們還是很有些震懾力。

而張溫,可以留一部分騎兵試探試探他的能力和脾性。

留在大漢境內的一部分仗匈奴騎兵,憑著自己胯下快馬對漢兵有些不以為然。

因為漢軍大部分都是步卒,想要追上他們,根本不可能。

官道上,一名十五六歲的高壯少年,乘騎著一匹棗紅色駿馬,悠哉悠哉的向著九原方向而來。

他身背一張大弓,腰挎一柄長刀,白皙的面龐稜角分明,劍眉星目、氣宇軒昂,整個人散發著一股勃然的英武之氣。

這名少年正是自雁門關休假,準備回鄉一趟祭奠父母的呂布。

一路上,呂布看著荒涼了許多的土地,不禁回憶了從前。

有父母在,有家的從前。

父親從前也是一名勇武的幷州邊軍,殺敵頗多,因而自己家境算是比較殷實。

自己自幼便氣力過人,父親覺得他是一個難得的練武奇才,便四處為他尋找名師教授武藝。

以圖他這個小子將來在這混亂的幷州保全自己之餘,也能夠建功立勳,最好將呂家發展成為一個武將世家。

正如父親所想,自己可以驕傲的說自己確是一個難得練武奇才,從六歲到八歲的兩年間,便換了十幾位軍中悍勇軍士教授。

每一個老軍士的看家本領,不到一月,便被自己都學了去。

有的殺招甚至只看一遍,自己就能領會並舉一反三的拆解,重組為適合他自己身高體能的招數。

他自己為此年少出名,而且面臨無人敢再教他的尷尬境地。

最新小說: 亮劍:我被李雲龍拜為大哥 大唐順風鏢局 帶著軍火庫到大明 山賊票號 人在三國,開局自爆穿越者身份 戰神文鴛 為政大明 開局狙了個大佐 空間第一農女 帶著手機闖大明 標準的領主生活 公主我真不是太監 大明鐵骨 祖父漢武帝:開局慫恿我爹造反 聚寶盆中的大明 大唐逍遙侯 寡人有病 水滸從李逵開始 無限紀元之戰神傳說 三國之鐵漢柔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