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久,尚書檯就釋出了一條詔命,此後三年一屆的文武考核正式通告了天下。
天子和太傅陳蕃以及司徒胡廣三人私下商議並透過的這條詔命,打了一流二流世家們一個措手不及。
他們雖然在詔命帖上宮牆,老司徒又對廣大少年公告時,已經感知到了不對勁,可事實已造成…
天子的詔書也不能撕下來,怎麼辦?難道就這麼讓步?讓世家們手中掌握的察選人才的權力落到皇帝一人的手上?
各位世家家主紛紛開始動起了腦筋,暗地裡開起了大大小小計程車人內部會議。
此時,華耀正坐在書案後審閱三輔之地的情報。
上次考核透過的正當齡入仕的學子,其中大部分都被安排到了三輔地區和西涼、遼東、遼西去做了縣令,只有少數幾人被皇帝留在了尚書檯。
上次的這件事情,並未引起什麼波瀾。畢竟也是世家子弟佔了更多的名額。
而且,自光武帝定都洛陽,大漢的政治中心東遷,再加上西部北部的蠻夷時常入侵,導致關中地區和隴右等西涼地區,早已不復往日的繁華了。
如今朝堂之上的官員大部分都是出自山東士人,對那邊自然是不甚重視,況且也沒有甚一流二流世家士子願意去那些比較苦寒的地方為官。
山東大士族之人的這種表現也正是華耀這個皇帝樂意見到的。
關中平原自古以來就是一片難得的沃土,若是能夠再次將關中地區打造成大漢的糧倉,對整個大漢而言,無疑是極為有利的,也方便將來對西北部地區的控制。
只是,特殊年代,天災多,三輔地區尤其多,發展難呀!
華耀為了西涼和關中,也是快愁白頭了。
而這次的這條三年一輪文武考核的詔命,也是為了給下面的二三個階層一個希望。
再加上有太傅和司徒支援,華耀就大膽撩一下貓須,看看貓兒炸了毛會如何?
但顯然的,世家士族不是貓,而是馬蜂。
皇帝陛下和寒門士子的頭領胡廣,以及剛正的太傅陳蕃,三人算是捅了馬蜂窩了。
沒過幾日,自天子登基以來就暗流湧動了八九個月的朝堂,突然因為一件事而徹底炸了鍋。
原來是有人向司隸衙門舉報了一樁殺人案,而司隸衙門的人也很快就抓獲了殺人犯。
但是,令人沒想到的是,根據殺人犯的口供,他殺人有內情,乃是受人指使,而指使他殺人的正是國舅,也是驃騎將軍竇武的兒子,羽林中郎將竇驍。
而那被殺之人,卻又是一名世家士族的子弟,這次的原因居然是因為爭奪一個青樓妓女。
司隸校尉得知了情況,也第一時間命人傳喚竇驍,卻被時任羽林中郎將的竇驍命人打了出去。
這殺了世家士族子弟,還命人毆打司隸衙門的差役,這二件事,哪一件都是犯國法的大事。
而暗裡的有心人在這個訊息出來之後,立刻趁機在市井中大肆散佈謠言。
說驃騎將軍和羽林中郎將父子倆都圖謀不軌,欲行那梁冀之事,一時間司隸地區妖風四起,且大有吹遍整個大漢的勢頭。
無數受人蠱惑計程車人和太學學子也紛紛走上街頭,甚至在宮門口舉臂高呼:鋤奸。
眾人聲討道,以往那些妖孽宦官們想要殺人,且得找出一個合適的罪名方行。
再看如今,這個竇氏,仗著是外戚,是太后之弟,居然如此囂張跋扈,派人行駛暗殺這種卑劣的手段致死士子,這種針對天下世家大族的事情如何可行?
很快得知訊息的竇武也是被嚇的大驚失色,他怎麼也想不到自己的兒子居然如此膽大。
他自覺以竇家如今的實力,哪怕是得罪了天子也不怕,可自己的兒子偏偏要去得罪那些士人!
對於世家士族的勢力,竇武非常清楚,兒子的這次失誤,不禁讓他驚怕!
想到前些日子的那道詔命,自家兒子這次絕對是受到了陛下的連累。
竇武心下怨怪陛下、太傅和司徒,可是眼下能夠幫助竇家擺脫困境的,也只有天子了,於是他趕忙入宮求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