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四年七月十五號,在江陰縣衙的朱由菘就接到訊息,一切已經準備完畢,等待朱由菘去檢查。
這半個月的時間,陳誠已經購買到了火石兩百噸,足夠製造上十萬把火槍的遂發石頭。而他鐵礦石沒有多少,只有不到一百噸。
一百噸,根本不夠用,因此朱由菘已經緊急聯絡外面的商人,大量購買鐵礦石。隨後運輸到江陰。
至於曾經東山軍營的那些火繩槍,已經全部化成了水。
火繩槍,在朱由菘這裡,是歷史,既然是歷史,除了留下一點點做見證外,其餘的,已經全部毀掉。
聽陳誠彙報已經準備完畢,朱由菘當即興致勃勃的戴上閻應元等人,來到東山拗。
東山拗,在也不是十幾天前的那種荒蕪,全是樹木的景象。
十幾天的時間,這裡已經蓋上了將近五十多間房屋。三個大型倉庫
朱由菘看了一下,畢懋康果然是這方面的專家。
整個東山拗裡面。鐵匠、火石、以及木匠方面,都有相應的房間。
畢懋康這十幾天的時間,都在教徒弟,這些土地,都是從軍隊裡面中抽調出來的,一共一百人。
不得不說,這個時候的人就是容易教。才十幾天的時間,這些人居然能夠獨立的生産出來遂發槍指。
打量完畢一切後,朱由菘並沒有去打擾畢懋康,而是悄悄的回到了縣衙。
他決定,等到這一百人都能夠生産出來遂發槍支後,在去說自己一天能夠生産出來一百多支的火器出來。
煎熬的等待,不要說是朱由菘,就算是閻應元、陳誠等人也是一種煎熬。
他們一直在等候著朱由菘所說的,那種一天能夠生産出來一百多火器的辦法是什麼。
煎熬的等待不算太長。
回來後的第五天。七月二十五號。也就是十天後。
畢懋康送來一個好訊息,火器的第一批武器已經出産。
聽到第一批火器已經出來,正要準備吃飯的朱由菘當即放下飯碗,跟風一樣的來到火器局。
看著擺放在庫房角落中的一支支的槍械。朱由菘頓時鬆懈了一口氣,將近二十幾天的等待,自己總算是看到了成果。
“世子,這些火器在十天前就開始在製造,只不過因為製作緩慢,昨天晚上才出來的。”畢懋康從擺放在木架上的槍支中抽出一把後遞給朱由菘。
十天前,也就是說,製作一杆步槍,需要漸進九天的時間。這個也太慢了寫。
“把那一百人都給我叫來。”仔細看了一下手中的遂發槍,朱由菘撫摸了兩下,隨後開始下令。
十幾分鐘後,一百名火器製作人以及木匠鐵匠都被聚集到了一起。
在旁邊的閻應元知道朱由菘今天要說這種火器的製作提高速度,因此他內心一激動,不停的用扇子扇風。
其實今天,並不是很熱,天氣還是陰天。談不上三十幾度。
閻應元是心中沒有底。
自己的世子前幾天在縣衙大放撅詞,這在場的人很多都是知道的,如果今天這個事情得不到好的處理,他擔心,朱由菘的臉面,估計會掛不住。
新書求推薦求收藏一切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