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手人物?
聽意思,實力跟公羊永業相當?
檀渟仔細回憶一番,與他隔了倆位置的文士拱手出言:“斥候並未發現新動向。”
“又是一個十九等關內侯?”
秦禮搖搖頭:“看不太清,只是氣息與公羊永業有些相似,想來實力也差不多。”
“西南一地何時又冒出這麼個人?”
眾人對這個訊息也有些淡淡無力。
以前這些老東西一個個裝死,不蹦不跳,西南諸國扯頭花扯到分崩離析,也不見他們出來,現在跟上趕著投胎一樣如雨後春筍冒出頭,晦氣!秦禮對此倒是沒太大意外,其實西北大陸也不乏臥虎藏龍之輩。諸如雲達這樣二十等徹侯沒有,但十八等大庶長、十九等關內侯,仔細扒拉還是能找到蛛絲馬跡。
他們隱居後輕易不會出山。
別說功名利祿這些身外之物,哪怕是對其他武者而言有致命吸引力的國運武氣也無法撼動他們。二十等徹侯可不是國運能堆起來的,他們都修煉到距離巔峰一步之遙了,最後瓶頸只能自己打破,或是靈光閃現,或是心境通明,世俗殺戮只會佔用他們精力。
因此,請人出山難,代價大。
也不知道西南諸國怎麼將人請出來。
一個不夠,居然還兩個???
秦禮餘光不著痕跡觀察其他人,見他們只是深鎖眉頭,並無怯戰生懼之意,心中安定不少。他挺擔心外界拿這個做文章攻訐主上——若真是明主,為何人才都去幫他人?
偌大康國不比戚國更有資格引來兩名十九等關內侯投奔?哪怕這種效忠只是一時。
康國沒有就是還不夠吸引人。
抑或,天命根本不在康國身上。
秦禮思及此,感覺口舌又幹不少,一口氣喝下已經涼透的茶水,藉此降降火氣——這些老東西有眼無珠!氣煞人也!不來就不來!
沒有他們助力,天下就打不下來了?
檀渟問道:“此人現在何處?”
秦禮聞言來了興致:“夢淵想會會他?”
主上早就跟他透過氣,祈元良也暗示過檀渟實力特殊——在其他文士拼了命卷文士言靈、針對敵方軍團整體的時候,檀渟的家傳言靈以及文士之道處處在針對敵方武將。
極大程度限制敵方高階戰力的發揮,不好說這兩條路線哪一條更優,但各有勝場。
檀渟道:“想,但出手機會只有一次。”
“我會極力配合夢淵。”按照康國此戰出兵的陣容,檀渟不出手限制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秦禮也有把握能全身而退。而檀渟出手能讓局面更穩,也是檀夢淵在軍中樹立威望的初戰,秦禮願意給他這個機會!別看祈善其他不行,但結樑子的水平是有保障的。
相信檀渟會給他一個驚喜。
要說欒信這幾年最大的進步是什麼?
無疑就是切換文士之道更絲滑了。
自從獲悉文士之道圓滿條件,同僚和敵人又給力,成功讓欒公義的圓滿之路往前邁了幾步,他逐漸發現許久不曾鬆動的瓶頸開始鬆動——反應似乎更快了,切換不同文士之道的緩衝時間大幅度縮短、後遺症減輕不少……
這不,欒信直接隨軍上陣。
他依照計劃,在秦禮起霧籠罩盟軍營寨的時候,發動【潤物無聲】,不著痕跡地融入濃霧。此舉有兩重好處,一重便是配合秦禮,能讓秦禮遠端指揮範圍擴大,另一重便是遮掩蹤跡。秦禮文士之道圓滿,他的濃霧不會讓敵人輕易反追蹤成功,但欒信不是。
欒信發動【潤物無聲】,將自身文氣融入雨水才能達到監控洞悉敵人行蹤目的。文氣藏匿再隱蔽,仍是逃不過某些高手眼睛。有些文士甚至可以藉助文氣特有的氣息反向鎖定欒信,勢必會暴露欒信在前線的具體位置。
但,融入濃霧就不一樣了。
相當於用秦禮的文士之道給自己當掩護。
秦禮不暴露,欒信也不會暴露。
除了【潤物無聲】,欒信還會適當切換其他文士之道,例如祈善的【妙手丹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