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可是浮姑城,他也不擔心自家主公安全,跟著集市小販買了些小孩兒喜歡的玩意兒、幾包小販苦口婆心宣傳的浮姑特色糕點、一根造型還算精緻的銀簪。
循著並不熟悉的路,摸回了家。
院中燈火已亮。
妻子從側廂出來。
衝著他小聲比劃“安靜”:“好不容易將孩子哄睡了,若是醒來瞧你這一包一包的玩意兒,皮猴子還不知道要野到何時。”
夫妻二人回了主臥。
沈棠給安排的院落不算大,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該有的都有,沒見過的也有。西側是孩子睡的側廂,東側則是整潔明淨的東廚,夫妻倆的臥房在主廳後邊兒,附帶小書房。臥房搭起未曾見過的土炕,姜勝的夫人花了一些功夫才知怎麼用。
屋外寒風刺骨。
屋內暖意融融。
坐在土炕上,姜勝脫得只剩一件內衫還覺得有些燥熱。這溫度,夫妻倆再蓋一件薄被,足以舒服度過這個寒夜。即便到了第二日,土炕也會帶著餘溫。一樣的玩意兒,浮姑城家家戶戶都有,只需要乾草、秸稈、落葉甚至畜糞便能燃燒取暖。
對於庶民而言,是過冬利器。
妻子問他:“那‘條’呢?”
姜勝被她提醒,心下咯噔。
半晌沒說話。
妻子便知道他給忙忘了。
不給好臉色。
那東西可是限量限時供應的。
錯過這回,還不知下一次什麼時候上架,老妻鬱悶板著臉,姜勝自知理虧,輕聲細語地哄了一會兒。又問:“究竟是何物?”
讓老妻這般惦記,念念不忘?
說著,掏出懷中沾著他體溫的銀簪,微笑著賄賂,只差在臉上寫著“看在這份年禮的份上,不跟他計較了”。妻子摸出此物的形狀,鬱悶散了七八成。
妻子道:“唉,是蠶絲繡線。”
“家中沒有線了?”
明兒休息,得空去找找。
他瞧浮姑城也不是很匱乏,不至於連品質尚可的繡線也找不到吧?
“那可不是一般的繡線。”
妻子側躺著又坐了起來。
姜勝專注聽她接下來的話。
“有多不一般?”
“浮姑百貨雜鋪賣的繡線,還送一份什麼‘絨花’花樣,教人怎麼做……用那線做出來的花兒,比什麼樣式簪子都好瞧。若做得不錯,雜鋪那邊還會出錢買……”
她本來就擅長女紅。
那日瞧見一名女郎髮間簪著一朵紅色茶花,彼時還以為是真花,湊近了才知是假的,那女郎說是在雜鋪買的。她便一路打聽到了浮姑百貨雜鋪,才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