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容瀾見人群逐漸散去,頓時一慌,這大理的氣候養人,百姓們都不興生病的嗎?她這醫館莫不是開錯了?
她微微蹙眉,心中盤算之際,走過來一位老太太。
老太太頭發花白,牙齒也掉了幾顆,還拄著柺杖,顫顫巍巍走到江容瀾面前,道:“大……大夫,我來……看……看病。”
江容瀾見狀,連忙上前,熱情地問:“老夫人,你哪裡不舒服?我先扶你進去。”
“不是我……不,是我的孫……孫女病了。”她扭頭,尋摸了一會兒,沖著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女孩招手,“來,朵兒,快來,讓大夫給瞧一瞧。”
小女孩有些害怕,但還是往外走,她走幾步瞅江容瀾幾眼,躲在了老太太身後。
老太太道:“這是我孫……孫女,她……”
忽然,老太太昏倒在地,小孫女驚叫一聲,也昏倒在地。
江容瀾蹙眉,低頭給二人把脈,忙道:“快來人,將她們抬進醫館,再拿些米湯來。二人應是好幾日沒吃飯了才昏倒的。”
話落,從醫館走出來兩男兩女,將這祖孫二人抬進了醫館。
江容瀾轉身看著百姓們:“諸位,義診三日,大家直接進店即可。”
她快步回了醫館。
百姓們見狀,又議論起來。
“真是心善,要是別人,早就撇清關系,攆走她們了。”
“好人呀,這祖孫二人算是遇上好人了。”
“以後我若是病了,定要來這間醫館,不去別的醫館了。”
……
江容瀾盯著夥計們給祖孫二人喂下米湯,見她們醒來,才長舒一口氣。
這時,大理通判江風瀾的轎子途徑此處,見人群環繞,便停了下來。
他走出轎子,問:“這裡發生了何事?為何聚集了那麼多人?”
小廝道:“大人,容小的去打探一下。”
他轉身,擠進了人群。
一盞茶過後,他折回來。
“回大人,這是一間新開的醫館,名‘蘭姜’,老闆似乎是外地人。”小廝道,“醫館老闆要義診三日,不過方才一對祖孫昏倒在門前,他命人去救治了。”
“新開的醫館?還是外鄉人?”江風瀾挑了挑眉,盯著“蘭姜醫館”四個大字,總覺得十分熟悉,似乎在何處聽過,就是怎麼也想不起來。
小廝不禁一笑:“大人,他定是來大理沒幾日,殊不知大理城遍地醫館,而且有兩位大家,百姓們甚少找大家外的大夫看病。他這個醫館,怕是要黃了。”
江風瀾剛想開口,卻聽見百姓們拍手叫好,便下了轎子,湊近了人群。
隱約看見那對祖孫出來了,手裡還拎了幾副藥。
小女孩道:“老闆真是大好人,不僅救了我們,還不收錢,甚至送了藥,謝謝老闆!”
江容瀾側著身子道:“本就是義診,自然是不收錢的,你們也要好好愛惜自己的身子。”
百姓們見狀,紛紛鼓掌叫好。
很快,有幾個人壯著膽子走進了醫館,江容瀾一臉欣慰,進屋給他們診治。
小廝道:“這個老闆真是大方,竟然要義診三日。大人,我們是否進去瞧一瞧?”
江風瀾道:“不了,我們得回衙門,既然這醫館開在這裡,那我們以後有的是機會進去看一看,走吧。”
他上了轎子,小廝命人抬起,一行人往縣衙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