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第2/2頁)

推薦閱讀:

“之前只知道李明赫長得特別帥,看了節目才發現李明赫真是一個寶藏男孩啊,光是會做飯這一點就太贊!”

“李明赫性格真好,看起來就是那種不缺愛家庭長大的孩子,獨立自信,善解人意,跟他相處會不自覺被他溫暖到”

“家裡不止有愛,還有錢吧,他給我一種有錢人家公子的感覺”

“是,氣質跟卓越,光從穿著打扮就能看出來,一般年輕明星穿大牌,很容易露怯,他沒有,他穿大牌給人一種平常就是這麼穿的感覺”

“我宣佈,從今以後,李明赫就是我的新老公”

“樓上這是喝了多少,看我用尿滋醒你”

……

節目口碑好,那嘉賓們收到的回饋反哺自然也不會少。很顯然,李明赫所展現出來的方方面面,成功讓他成為了那個吃掉紅利大頭的嘉賓。

而且,透過節目,大眾對李明赫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以前大家認識李明赫多是透過看電影、看舞臺,總是缺少真實感,畢竟電影是和舞臺是演出來了,而透過《花少》真人秀,讓大家感受到了李明赫的“活人感”。

李明赫透過在《花少3》裡的亮眼表現收獲了一大批粉絲,國內人氣再上新臺階。此時,談了大半年的奢侈品代言終於有了結果,李明赫成功拿下g家“亞太區品牌大使”的tite,成為新生代藝人在時尚領域的翹楚。

另外,還收獲包括化妝品、飲料、快餐、電商、手機、電腦、運動服飾……或續約、或新增品牌代言林林總總加起來有20多個,李明赫商業價值再創新高。

找上門的代言全是知名品牌,對於一個年輕藝人來說,絕對可以稱得上頂級資源。

其實藝人選擇代言也是很有講究和說法的,並不是來者不拒,或者哪家開價高就選哪家。

對於走流量路線的年輕藝人來說,咖位和逼格意味著一切,所以首選代言一定得是高階奢侈品,最好是六大藍血八大紅血,其次就是商務氣息濃厚的大牌汽車和數碼電器,最後才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食品飲料。

為什麼要考慮這麼多呢?

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畢竟明星代言的産品會直接影響到他們自身的形象氣質。

試想一下,如果李明赫代言了一堆類似肥皂、蚊香之類的家庭用品。

那麼大家一看到李明赫,就會聯想到這些廉價便宜的東西,他的形象就會與廉價掛鈎。

而且這些品牌既然花錢請了李明赫代言,就不會憐香惜玉了,都會在包裝上印李明赫的宣傳照片,大批次地對外銷售,等於是在不知不覺間就過度消費了自己的形象。

從此以後高階的汽車、奢侈品以及數碼科技産品怕就都不會考慮找李明赫合作了,免得讓他影響到自家品牌的高階氣質。

7月份,g家官微、官推同步官宣李明赫為“亞太區品牌大使”,一石驚起千層浪。

2017年這個時間,能拿到奢侈品代言的華國藝人非常少,一般都是大咖,且代言的多是品牌直線,像李明赫這樣的大區品牌大使tite,是華國藝人能拿到的最高tite了。

於是,網上出現各種聲音,有祝賀的,有蹭熱度的,有酸言酸語的,有認為德不配位的,很是熱鬧了一段時間。

李明赫沒怎麼管網上的情況,平常除了偶爾跑跑商務,其他時間都是安心在劇組拍戲。他有十分清醒的認知:像他這樣的流量明星本身沒有太多作品傍身,人氣十分虛浮,沒有沉澱下來。如果作品撲了,或是遲遲不見新作品上線,粉絲就會慢慢脫粉,藝人可能就會被逐漸打回原形,總結起來就是“虛火容易涼涼”。

當初因為《古劍奇譚》走紅的幾位男明星就是因為後續接檔的幾部劇都沒什麼水花,觀眾的目光很快就被新冒頭的演員吸引走了。

李明赫比他們好的一點就是他還有愛豆這個身份,有舞臺可以維持自身熱度。他只需要在正當紅的時候抓緊時間多産出一些作品,等有幾部代表作品傍身,人氣沉澱下來之後,只要本身不出現太過離譜的醜聞,就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咖位和人氣。

最新小說: 天堂無淚 路程中央 還恩 軍師之我是三國龐士元 超品小神醫 發個紅包去未來 大秦爭霸 高手在民間 白月光要和我結婚[娛樂圈] 我發現,我爸,是女裝大佬 你看別人家的總裁 得不到 都市最強城隍爺 津沽英烈譜 重生之悠閑 駭客之城市獵人 十三封信 你是我的黑白配 相親的人住隔壁 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