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美梅點點頭。
趙友娣兩眼一黑:“宋……子君啊?”
這個她真不熟,都沒見過幾回。
當初那丫頭剛迴向寧鎮不久,就被宋盈君給帶到衛家湧去了。
以前總覺得衛家湧那兒荒地一塊,誰去誰就是往死坑裡跳,哪成想風水輪流轉,現在衛家湧發展得比向寧鎮還好了。
“那……”趙友娣想了想,說,“讓盈君跟小的那個說說唄。”
伍美梅搖搖頭——
“聽說宋盈君跟衛疆那重心都放衛家湧了,說是什麼成功人士身系家鄉,回鄉發展旅遊業了。”
“他們村租了輛小麵包,那車裝得跟正月十五的花車似的,車身的招牌寫了一堆好話,在鎮上四處遊蕩,開著大喇叭給那倆託大腳拍馬屁。”
·
衛家湧村委會辦公室。
“現在拆遷的事情基本定了,大夥兒生活不愁,但是大多數人也不種地了。”
“這不種地不行,糧食咋來啊?”
“他們有錢了,還愁糧食?”
“那讓那些地荒著,也不好看啊!”
“那能有什麼辦法,村裡的老人幹不動了,他們老一輩窮慣了,也不願意花錢僱人來種。”
“也是,小年輕呢都往外跑,更不可能種地了。”
“盈君啊,你有什麼想法?”
宋盈君是被村幹部拉來提意見的,她正好要在村裡起民宿,也不好推。
但這個意見,她還真不能提。
“是這樣的,我自己也不種地,我是僱人種的。”宋盈君很為難,“我不方便說這個話啊,人家會說,你宋盈君都不吃這苦,還勸人家吃!怕被人罵。”
村幹部們實在沒招了。
“不是,盈君啊,你就直說,這兒說這兒散。”
“可不麼,這兒又沒外人。”
“對麼!你就隨便說說!”
宋盈君本來不想做這個醜人。
但是她覺得,自己在村裡辦民宿,村委會的一眾幹部那個配合,出力出人,她如果真一點建議都不提,在這兒幹坐著也不適合。
她想起上輩子的後來,很多果園都種草莓橙子李子之類的,賣門票讓遊客來摘,體驗農家生活。有些地方還開放了稻田,讓客人體驗割禾。
宋盈君明知道這事,她是忍不了不說。
更何況這事對村裡的發展只有益處。
雖然她很清楚,這明顯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大家的認知不一樣。
對於她來說,上輩子她已經見過這種營利模式,她覺得現在可以趁沒什麼人做這個營生,就先當“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可是村民們不一樣,他們大多連村子都不怎麼出去,最多就是逢墟日到鎮上溜達。
他們老一輩大多靠天天在地裡累死累活種點糧食賣點錢餬口,現在你跟他們說,有人願意付錢種地,對於他們來說這是顛覆認知的事情,他們不會信。
但是呢,現在村裡條件好了,年輕一輩思想還是有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