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盈君看著院子裡曬的魚幹,說:“我煮個魚幹粥,兩個孩子起床也能吃。”
衛疆一聽魚幹粥就已經覺得肚子餓,他最愛媳婦煮的魚幹粥,眼神一亮,手佔著只得朝廚房仰仰下巴:“村口衛民水家的孫秀芬把你要開攤的豬肉送過來了。”
宋盈君自從那次臨時起意在孫秀芬家買了紅薯之後,知道她家養豬還賣豬肉,她家養的豬個頭又大肉又好,還便宜,就一直都在她家買豬肉了。
她家的豬都是當天現殺現賣,大多數是半夜殺好的,早上正新鮮著,基本上一頭豬她家中午就賣光,有時傍晚還會追加一頭。
村子裡有人前一晚訂了豬肉的,兩口子第二天總是一早就給人家送去,村裡的人都愛在她家買豬肉。
魚幹是大地魚曬的,很大條,宋盈君切了一塊,大概手掌大小。
又拿了片幹淨的舊瓦片再洗幾遍,刷幹淨,到廚房起灶,把瓦片架在上頭烤。
瓦片烤著的時候,她切了一塊豬肉,洗淨切絲放碗裡備著。
等瓦片烤到發熱,她把切下來的魚幹放在上頭烤。
烤魚幹不能離人,宋盈君得看著時間,每烤個十來秒就夾起翻面。
翻了幾次,魚幹表面顏色由白變黃,厚實的魚幹在熱瓦片的烘烤下,油脂和濃鬱的魚香被逼了出來,四散開去。
宋盈君趕緊把魚夾出來,配合著筷子把魚幹撕塊。
烤過的魚幹撕起來其實很容易,筷子夾一頭,另一隻手捏住魚肉一扯,魚肉就被完整地一片撕了下來,這片魚肉再撕成條,也放碗裡備著。
剩下的魚骨魚頭,她在灶上重新架上鍋,把魚骨和魚頭加進去,熬魚骨水。
魚骨水很快熬出海鮮獨有的鮮香。
洗米下鍋,平時加的是清水,但魚幹粥,加的是過濾掉魚骨魚頭的魚骨水。
粥滾起之後,她抽掉灶裡的兩根柴,剩下小火,慢慢燉著鍋裡的粥。
再加入撕成條的魚片、豬肉接著熬。
到鍋裡的米粒煮開了花,往裡下粗鹽,再滾一會兒把鹽生味滾勻,這粥就熬好了。
魚幹粥熬好,倆女孩也起床了。
宋子君先醒,一聞到香味就把衛家娣挖了起來,兩人跑到廚房,對著還泡在冷水盆裡的一鍋魚幹粥流口水。
宋盈君被她們的樣子逗笑了:“先刷牙去。”
早上剛起床的人還帶著累意,但一碗濃香鮮甜的魚幹粥下肚,胃被喚醒,人也精神起來。
米粒香軟,焦邊的魚肉鹹香撲鼻,烤魚幹經過熬煮之後依然保持酥脆的口感。
一大鍋粥,很快就被四人瓜分完了。
宋盈君想著反正她也沒那麼快出攤,衛疆回房間收拾行李的時候,她在廚房看著那隻已經洗淨處理好的雞,想到了這雞怎麼吃了——做個窯雞。
宋盈君招呼倆女孩到院子旁邊拾了些黃泥塊,搭了個蒙古包一樣的土窯,把灶裡燒剩的木炭火鏟進窯裡去。
窯雞全憑窯裡的高溫烤熟,所以窯要燒得夠久夠透。
她鏟完炭火,又加了幾根粗木柴進去把火加旺。
宋盈君跟倆女孩正忙著加柴看火呢,她們身後響起了一道啞公噪——
“喲!燒窯吶!準備烤紅薯吃啊?”
宋盈君一聽這聲音就煩,不用回頭看就知道是趙友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