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鋪,分別聯接南雲、朱仙、獨山三鎮,交通十分便利,
大白天的人來車往,實屬正常,
不過,這次來的不是尋常商旅,而是正經騎兵,一共三十餘騎,
領頭的是兩個年輕的男女,
衣著華美,看起來身份不凡,
見鄉民在路上鬥毆,錦衣男子便勒住馬韁,
只掃了一眼現場,已然大致瞭解狀況,
毫無疑問,被圍在當中拿著扁擔的男子,是兩隻魚簍的主人,
站在路旁,頗為緊張的女娃子,不知是賣魚漢的妹妹還是小媳婦?
至於為何鬥毆?
十餘人手持器械,必然是三叉鋪的本地人,
為何這麼判斷,呃,基於常理,
若是外地人圍毆當地人,早就被鎮民圍攻了,
從現在的時辰推斷,賣魚漢必然進鎮賣魚,與當地混混起了衝突,
於是,賣魚漢帶著女娃娃離開,
然而,吃了虧的本地潑皮,不肯善罷甘休,追出來繼續糾纏……
不得不說,錦衣男子邏輯思維很強大,
只一瞥,便推理的八九不離十,高,實在是高!
而華服女子卻盯著陸遠,
留意他的身法和搏擊技巧,看的津津有味,
一個打十個,鄉村野外,
尋常見不到,如此精妙的擊技高手,
三叉鋪的混混,在外鄉賣魚漢手上,根本討不了好,
因此,越打越喪氣,
有些乾脆倒在路邊裝死狗,而吃過虧的潑皮,
更是採取謹慎策略,儘可能遊走在扁擔攻擊範圍之外,
到了這會,這架是打不下去了。
陸遠倒也不想多生事端,直接“沽名學霸王”,
他自顧自站在馬路一側,將扁擔扛在肩上,擺出一副“隨時奉陪”的架勢。
潑皮混混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但是,技不如人,忍無可忍,也只能繼續再忍,
領頭的那個愣頭青,
瞟了眼近在咫尺的騎兵,低聲與同伴商量,
很快,他們達成一致,決定“風緊扯呼”,
不過按照慣例,臨走前撂幾句狠話,是應有之義,
“臭賣魚的!趕緊滾!”
“給小爺記住,今後若再敢來三叉鋪,見一次打一次!”
“哼!若不是看在軍爺的面子上,定要你好看……”
說著,這些人相互攙扶著,就打算開溜,
不料,華服女子卻喝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