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分鐘後,眾人各自佩戴好感應裝置,然後乘坐魔晶懸浮車來到了大會指定的賽場入口。
這些由大會提供的感應裝置,外型類似於一個雞蛋大小的圓扁型紋章,表面亮著鮮綠色的光芒,看起來非常輕便。
它能根據打擊在其上的魔法傷害來判斷攻擊威力的大小,當傷害達到標準時就會變成紅色。
當清嵐學院的眾人拿到感應裝置時,對其製造材質一點也不感到陌生。
這種材質具有一定的魔抗性,經常用於製造測試魔法威力的測試裝置,清嵐學院的測試室裡的部分裝置就是用這種材質製造的。
而大會之所以要求所有參賽者必須要佩戴感應裝置,以感應裝置來判斷對戰的勝負,目的是為了儘量可能保護參賽者。
有些觀眾覺得大會設定感應裝置的行為有點多餘,這種做法很可能會減弱戰鬥的激烈程度,影響他們的觀感體檢。
但是大會還是堅持這樣做了。
在這麼重要的賽事上,一旦對戰雙方打出了火氣,在沒有裁判及時阻止的情況下很可能會出現傷亡事件,這是主辦方華國政府最不希望看到的事情。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上關於覺醒者對戰的賽事基本上沒有舉行的主要原因。
實力強大的覺醒者一旦戰鬥起來,造成的破壞將會十分恐怖,沒有人或者組織能自信百分百控制得了局面。
所以覺醒者比賽只能限制在學生的層次。
正因為這型別的比賽稀少,而普通人對覺醒者又擁有非常大的熱情,所以每一屆華國院校排名大賽才會讓那麼多人趨之若鶩。
其他國家雖然也會定期舉行類似的賽事,但影響力都不及華國。
迴歸正題。
由於感應裝置整體非常輕便,所以佩戴在身上並不影響參賽者的行動和戰鬥。
對於佩戴位置大會也作出了規定,要求感應裝置必須要佩戴在相對顯眼的位置,不能佩戴在身上隱蔽的部位,諸如腋下之類的地方。
對於這個規定參賽者們表示理解,然後這按照各自的戰鬥習慣把三個感應裝置佩戴在胸口,腹部,後脖子等平時戰鬥也會重點保護的部位。
如果覺醒者的這些重要部位被對手攻擊到,那和被打敗沒什麼區別。
最後大會設計的感應裝置一旦佩戴後,只有變成紅色才能解除下來,如果三個感應裝置都被解除,那麼參賽者就被淘汰。
來到賽場後,陳木環視了一下四周,這個賽場和清嵐學院期末考試時用的考場差不多,只不過是更大更廣闊了。
這時候陳木彷彿感應到什麼,抬頭望天,他身邊的隊友也幾乎同時向上望。
眾人感應了一下,發現整個賽場此刻已經被一個巨大“倒碗型”無形力場給封鎖了。
這個力場普通人是看不見的,只有覺醒者能感應得到,它的作用是禁止這個區域與外界的訊號交流,就連觀眾的歡呼聲傳過來也顯得有些模糊。
這個力場是大會為了防止在賽場以外的人干擾比賽設定的。
而此刻在眾人面前,有一個倒計時的投影在閃爍著
10、9、83、2、1
清嵐學院VS仁高學院
比賽開始!
“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