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此乃大漢天下,我等大漢天下治下之臣民,怎麼可能是賊?”劉備毫不客氣地說道。
“此話我不苟同,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我認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人的天下,也不是一家一戶的天下,而千千萬萬個家,才組成了天下,組成了國家。就像這間房子,正是因為一塊塊磚才有了房子,你不能說因為有了房子才有了家吧。”
“至於為什麼說你們才是真正的大賊,道理也很簡單。還是以這間房子舉例,你是這間房子的主人,只不過,有強盜窺探你的房子,想把你的房子搶走,於是,你就出錢出糧僱傭了一些護院來護衛你的房子。”
“結果,強盜確實被你僱傭的護院給打跑了,但是,你僱傭的那群護院不但霸佔你的房子、搶走你的錢,還奪走你的糧食,不但如此,還讓你每個月都得出錢出糧供他們吃喝玩樂,還得出力伺候他們,你一有怨言,他們就揍你。”
“因為他們人多,武力強大,你沒法反抗,只得忍氣吞聲,這還罷了,他們根本不管你死活,也不管你是否有吃的,反正每個月到時你就得出錢出糧出力,不給,就打你。你說,這些護院是不是賊?”楊斂冷笑著問道。
劉備、關羽和張飛默然,他們都不是傻子,自然能聽懂楊斂話中的意思,但是,聽懂不代表理解,他們自幼接受的是家國概念,天子高高在上,代天巡狩,牧狩一方。
楊斂不管他們理解不理解,繼續說道:“布衣百姓才是這片大地的主人,種出的糧食養活了高高在上的天子,養活了那些士族門閥、地方豪強以及寒門富戶,結果,不管是天子還是士族門閥,不但不感謝布衣,反而視布衣為豬狗,任意打殺欺凌。”
“這樣的世界是不對的,所以,大良賢師才高舉義旗,撥亂反正,打造一個理想的世界:不讓有錢的人得勢,不讓有勢的人猖狂,不讓有權的人貪腐,不讓勤勞的人受窮,不讓守法的人受傷。”
“還是拿這個房子舉例,這個房子風能進、雨能進,天子不能進。意思是,沒有主人的允許,即使高高在的天子也不能進入這間房子,而天子即使生氣,也不能隨意懲治這間房子的主人。”
“這怎麼可能?”關羽勐然瞪大丹鳳眼厲聲喝道。
“怎麼不可能,只要王在法下即可,不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而是王在法下,律法面前人人平等。”楊斂說道。
同時,楊斂笑了,關羽能夠發問,說明關羽聽進去了。
“還是不可能!某家不得不承認你的想法非常好,但真的不可能,這間房子怎麼可能風能進、雨能進,天子不能進?天子手握生殺大權,帳下雄兵何止百萬,一聲令下,自有手下士卒破開房門,強行進入房間。你的想法太過理想,一點也不現實。”關羽沉聲說道。
“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說雙方之間的武力相差太多,弱的一方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只能被動地接受打壓。”楊斂說完,然後微微一笑,手一翻,一支槓桿式步槍出現在手中。
“如若百姓人人手持這種武器呢?”楊斂反問。
“你是說這種武器普通人都可以使用?”關羽的雙眼慕然再次瞪的老大,關羽可是正面體會過這種武器威力的人,自己天資很高,又若練武功數十載,才有如此成就。
結果卻不敵這種武器,關鍵是關羽一眼看出,這種武器操作極其簡便,普通人練上半天就會上手,上手就能殺敵。這讓修行武道的人情何以堪啊?
“如若人人持有這種武器,那這樣會天下大亂!”張飛毫不客氣地說道。
“怎麼會亂呢?不怕死的人總在少數,雙方都有殺死對方的實力和能力,這樣就會迫使雙方坐下來談,而不是上演全武行。”楊斂說道。
“百姓愚昧。”張飛說道。
“所以要開啟民智,在我黃巾治下,所有兒童,無論男女,必須得入校學習,同時引入考核機制,待達到一定的標準後才可畢業,畢業之後可以從軍、從工、從農、從商,也可以繼續深造。”
“還有,關於這種武器,也不是人人可以隨便持槍,也得經過考核,對於持槍也有一定的規定。”楊斂說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閣下的想法還是太想當然了,必會遭到大漢上下所有人的反對。”劉備搖了搖頭說道。
“你是想說我黃巾舉世皆敵,現在我黃巾不就是舉世皆敵嗎?其實這句話我不太認同,漢室天子、士族門閥、寒門富戶和地方豪強確實會反對我們黃巾,但天下布衣卻不會反對,因為我們能讓他們吃飽飯,能讓他們有衣穿,有房住,更能讓他們有尊嚴地活下去。”
“其實這種想法並不是太過匪夷所思,玄德公可以代入士族門閥的想法,士族門閥想的無非是家族能夠世世代代地傳下去,並且富貴榮華,如若天子不聽話,就換個天子。玄德公不要忙著反駁,你拍著你自己的胸口說,是不是所有頂級士族門閥都是這個想法?”楊斂問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app,野果閱讀!真特麼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裡可以下載 .yeguoyuedu 】
劉備自然知道那些頂級士族門閥的想法,便點了點頭。
“那將士族門閥擴大呢,所有的布衣百姓都是士族門閥,都想富貴榮華地世代傳承,如若天子做不到,那就換個天子唄。這就是最樸素的民意。我們黃巾做的就是讓擁有這種最樸素民意的布衣有選擇天子的權力,而這種武器就是保障。”楊斂說道。
劉備的腦袋直接當機了,因為他想的太多。
關羽和張飛倒是想的簡單,只要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就行。
“你們黃巾真能做到嗎?以某的所見,你們黃巾所到之處如同蝗蟲過境一般,只知破壞,不懂建設,到處都是毀滅。”關羽說道。
“那是你去錯了地方。我知道,僅憑一席話改變你們自幼至今建立起的認知和思想不可能,拿著我的令牌去青州看一看吧,到時,是留在青州還是迴歸大漢,全靠你們的選擇。”楊斂說完,便扔給劉備、關羽和張飛一塊令牌,讓他們去青州逛逛。
楊斂篤定了他們必定會去青州,不是楊斂對自己嘴遁的自信,而是劉關張三人他們的處境導致了他們只能去青州,可以說,關羽的高傲和張飛、劉備在戰前的那波操作,使得他們的名聲徹底臭了,除了青州,他們沒地方可去了。
楊斂招降劉關張三人,一是實在不忍他們三人就這麼死了,二是楊斂為了平衡黃巾軍內部的勢力,一個成熟的政體,允許內部出現不同的聲音,否則又是一言堂,跟漢室又有什麼區別。
黃巾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三個派系,一是楊斂所在的青州派系,二是廣宗的張角、張梁、張寶派系,三是各地各自為戰的黃巾派戲。
張角倒還好說,做為一個精神領袖是合格的,他的權力慾並不是太重,只求天下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被餓死。
但是,楊斂透過觀察,張梁和張寶可不是善茬,權力慾望比較重,楊斂引入劉關張等這類原漢室力量,也起著平衡監督的作用。
太平天國就是因為內部沒有監督力量,才導致他們在佔據金陵之後,徹底崩了。
楊斂回到廣宗城後繼續指揮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