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氣得牙碎,對萬惡的封建主義表示強烈憤慨。
但要說反抗李世民,現在的他又顯然沒有這個實力,碎了牙只能往肚子裡咽。
“究竟是怎麼回事?”李承乾不甘問道。
李泰則是長話短說,三言兩語間把事情經過講了一遍,並對大兄的忽悠表示強烈抗議。
古人是好名,但是像這種作假來的名聲,別說是堂堂越王,哪怕一平民百姓都深感不齒。
而且話說回來沒發現還好,一旦被發現了,那以後還做不做人了?
是以李泰是一面生氣大兄坑自己,一面更害怕大兄生氣不救自己,委實是擔心受怕。
特別想到李承乾剛才信誓旦旦的言語,一時間悲從中來,委屈滿滿道:
“大兄。”
“別叫我,煩。”
李承乾撇著嘴,踱了幾步又嫌棄道:“愣著幹什麼,走啊。”
.
一柱香後。
李承乾帶著小媳婦.....啊不,帶著越王李泰走上了看臺。
望著臺下數千張迷糊的雙眼,整個人泛起淡淡憂傷,當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只可惜相較於名聲,顯然明日的起居郎威脅更大。
片刻後,李承乾收拾心中愁緒,面無表情的開口道:“上來兩人。”
上來兩人?
這是何意?
臺下眾多文人你看看我,我望望你,皆是不解。
最終,來自咸陽城的范陽盧氏盧照鄰與來自高陵城的博陵崔氏崔鶴被眾人推舉出來。
倒是沒有別的意思,只因他們都是高個子。
倆人上臺,朝著李承乾施了一禮後出聲問道:“不知太子殿下意欲何為?”
李承乾抬了抬眼皮,語氣波瀾不驚:“教你們作詩。”
教我們作詩?
倆人聞言一愣,以為自己聽錯了。
臺下眾多文人亦是瞪眼,不可置信的望了過去。
只是面對這些目光,李承乾視若無睹,乾脆利落道:“崔鶴先來吧。”
說完李承乾又隨意四處張望一番,突然指著放置在四周的屏風問道:“那是何物?”
這般做法讓眾人傻眼,只有李泰嗅到了一絲熟悉的味道,然後連忙拿起一旁的紙筆,唰唰唰寫滿三頁。
不過李承乾畢竟是當朝太子,眾人雖不解其作為,但也能按捺住疑惑,細細看其想要做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