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一系列高明又合理的手段把天策府拆的七零八落,把那些文人武將調離長安。
李世民笑了,
yb之所以被稱為yb,就是擅長用別人的能量來辦自己的事。
而透過李建成全力打壓,天策府完全擰成了一股繩,握在李世民的手上。
熟讀歷史的朋友應該聽過鳥死弓藏兔死狗烹這句話,也應該知道大多皇帝傳位之前,會把重臣發配到地方上去,等新皇上位後剛好施以恩惠,從而達到讓別人繼續為你賣命的目的。
這叫帝王心術。
李世民無疑很早就具備了這一點,所以他在看李建成打壓部下的時候,應該是做夢都能笑醒。
當這些部下走投無路後,李世民出手了。
著名的“楊文幹事件”就是他對李建成的謝禮,差一點就卸下了李建成的太子之位。
至於第二次“玄武門事件”就不說了,一網打盡。
甚至後世歷數各朝的開國功臣,活得最好的就是唐朝。
這裡面著實有李建成的功勞。
但是,別看李世民是得了皇位,他依然委屈。
李建成的弱小和李淵的袒護,這種差異化對待讓他耿耿於懷。
英勇殺敵,能征善戰錯了嗎?
太子壓迫,他拉攏各方用於自保錯了嗎?
後來愈演愈烈,非生即死,難道要引頸就戮?
所以,哪怕李世民登上帝位,心裡也十分怨恨李淵。
先是壓著多年沒有給李淵修建新的宮殿,後來迫不得已修建了大明宮,他也從未來看望過一次。
李世民也知道這樣有損自己的仁君形象,但他依然選擇這麼做。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這是他對李淵一種刻意忽略和‘報復’。
但是現在,
李承乾的一番話,讓他霍然驚醒。
家事即國事。
天下人都在看著他、學習他、模仿他。
貴為帝王,若是感情用事,將會造成巨大的破壞力。
而且,
‘孤寡老人’這四個字的衝擊力實在是太強了,強到李世民想落荒而逃。
甚至在那一瞬間,他都想好了無數的託詞。
什麼朕修建了宮殿,有吃有喝,朕不知道會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