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滴個親爹孃?是哪個不長眼的?是想要拍陛下龍屁,還是想要叫賈瑛丟人?】
眾人紛紛回頭看,看到開口的人是誰之後就覺得正常了。
【哦,是李晏那個脾氣比茅坑裡的石頭還硬還臭的人啊。他絕對不是會溜須拍馬的人,也不會是想要真心舉薦賈瑛。一定是看不慣前一陣子賈瑛被吹捧成曠世英才的樣子,想要叫賈瑛出醜吧?】因為同朝為官多年,大多數的人都深知李晏的脾性,那可是肅親王監國時候都不給其面子的人,於是便理所當然地是這麼想的。
而禦史李晏接下來的話也印證了他們猜的並沒有錯。
只見那在先帝執政時期就以剛正不阿、油鹽不進聞名的李晏李文淵站了出來說:“臣舉薦禁衛總兵賈瑛賈大人。”
“哦?”龍椅之上的陛下只吐出一個字,叫人一下子猜不到他對於此持什麼態度。
李晏得了陛下的提問,更加侃侃而談:“臣近日也聽聞不少人說賈總兵勇武可嘉、才華橫溢、可堪重任,又聽聞反對之聲以賈總兵年紀小為理由。臣便親自調查一番,調出了去歲賈總兵武科會試、殿試的卷子,確實以文度人,下筆者確實胸懷遠大、言之有物,倘若今日掄才卻因為年齡而將賈總兵限制於外,恐怕有失公平了。”
嘎!
李晏居然說的是真心話!
隨著他的諫言,有侍衛將寶玉會試、殿試的卷子傳上來,給百官傳閱,這其中,譬如閣老和幾位尚書,都是讀過的,另有一些人當時可沒閱卷的資格,這還是第一回看到賈瑛其人的筆跡,一看之下,初時覺得字也平平、策論也平平,最標準的館閣體、也沒有華麗的辭藻,可是再細讀下去,便是一陣心驚……
寶玉,從來都不是繡花枕頭。
這兩份卷子,又豈止是言之有物這麼簡單,他分析瞭如今大明軍戶制度的現狀,雖然沒有明墨闡述吃空餉的問題,但是隻要實際下了軍隊的人瞧見,都能産生共鳴。以及,如果按照現代的政治態度來區分,寶玉妥妥的就是鷹派。而他隱約表露出的強勢外交手段或積極軍事擴張都令武將們看得毛孔舒坦,頓時決定改一改先前的看法了:這賈瑛,不單單是有靠山啊,確實還有幾分紙上談兵的實力。
十六坐在最高處,正在看熱鬧不嫌事兒大呢,眼神一掃,將眾人的神情都看在眼裡,尤其蔡閣老皺著的眉頭。
原本他還有些惱火:好啊,你們原先把寶玉架在火上烤,不就是想知道我對你們這些老臣的容忍度如何麼?結果現在我聽了郭尚書的建議,你們這群人就順勢而下了,不止想要面子和裡子,還吃相難看。做事也太不講究了,在郭尚書提出公開甄選之後,居然沒有一個人提名寶玉!感情前一陣子的吹捧都是鬧著玩的?哼哼,點了火,煽了風,燒開了水,現在想要抽掉柴禾?沒這麼容易。
“那便讓賈瑛也參與兵部尚書的考核吧。蔡閣老以為如何?”十六盡量剋制著情緒,不叫下頭人聽出他言語中的竊喜。
蔡閣老原本是最為反對陛下要破格提拔賈瑛的人,並不是因為寶玉和他有仇——相反地,去年正月乾清宮,那賈瑛還救了他一命。正是因此,蔡閣老不願意賈瑛過早地站在風口浪尖,因為他深知,這兩三年,是陛下與朝臣磨合的階段,這期間,陛下尚未能夠完全掌握朝中勢力,並不能夠完全護住木秀於林的賈瑛。
這是蔡閣老的私心,也是好意,這樣的態度叫朝中很多人以為蔡閣老看賈瑛不順眼……就連十六也不外如是覺得的,遂特意點了,問蔡閣老的意見。
蔡閣老張了張嘴,然後看到站在自己右邊的衛閣老一個勁兒地給自己使眼色,遂開口說:“陛下說的是。”
…………………………
而當事人寶玉則是無可無不可的:兵部尚書,我不是勢在必得,可是想拿我投石問路,看看小石榴的行事風格,也得掂量掂量是不是捏得起我這個‘石子兒’。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沒有二更麼麼噠,因為很多天沒去做肩頸了,右邊肩膀不舒服,去按一按——來自中午十一點天真以為可以幹五千字的糯米
不行,沒有二更我的全勤不保——來自下午三點被供應商拉住聊天一個小時,四點老外訂貨一萬多塊錢磨蹭半小時,不得不哭唧唧的糯米
ps昨天本來有二更,但是三次元發生了一些事……然後謎底就在昨天更新的文,中間部分段落,藏頭,讀出來就是是否二更的預告啦。
所以今天,五點半做個臉和背,八點半碼字。十一點左右發,可能不太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