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尚書,抽水機一事如何了?”年前幾乎所有的事兒都奏對完畢,果然皇帝還記得抽水機的事兒呢。
於是被提問的鄭尚書兩眼一亮,呱唧呱唧就從他們與賈瑛如何選材開始說,大有滔滔不絕之勢。
皇帝聽得好笑,揮揮手說:“眾卿都忙了一早上了,鄭愛卿便長話短說吧。”生生打斷了一個具有一顆崇高的科研心的中年男人對闡述科學的熱情。
嘎——鄭尚書停下話頭,不情不願地講重點:很好用!很可行!
雖人力上下抽水比較累,但是這樣的體力消耗和挑水比起來,就不值一提了。寶玉不是沒有別的辦法減少勞動強度,只是因為第一次獻東西,投石問路吧——人家現代社會賣機器的也不是一次性就把終極版出售的,總得慢慢升級吧,賺點升級費用什麼的。再說了,自己要是一氣兒把抽水機完善到在現今水平下的完美狀態,那豈不是扼制了當代人民的創造性?弄不好還會讓人覺得自己心機深沉,短短月餘能夠做事滴水不漏至斯。
鄭尚書的說法很客觀,最後也講明這個抽水機還有進步的空間,但是作為首創者的賈瑛功勞不可磨滅,當重賞。
敲定了年後在京城周邊推廣抽水機的事宜,老皇帝點點頭,對著下頭的人說:“眾愛卿以為,當如何賞賜這賈瑛?”
底下人有偷偷去看太子那邊的,因為臘月初,賈瑛在金鑾殿上橫空出世,回頭大家就去打聽了這是何方神聖。這麼一打聽,關於他的事兒還不少:什麼出生銜玉無證,諸多人見過那玉,深以為是訛傳)、小時和蘇北郡王有交情、紈絝不上進天天捯飭胭脂水粉,聽說最近除了抽水機,還做了個爆米花機,專門做吃的)、嫡親姐姐是皇太孫側妃、親姑父是巡鹽禦史兼任蘇州府臺……以上,寶玉有一個做著四品官的爹和從六品的親大哥都不被人提起,賈政和賈珠若是知道了也許會覺得挺挫敗?
這其中,想得多的人就想著,莫不是陛下對齊郡王近來有些不滿?這是要給皇太孫那邊挑幾個得用的出來?那也不至於是這小兒賈瑛吧,賈政有年紀有資歷、賈珠有學識有前途……於是便猶猶豫豫地開口說賞賜的事兒了。
有人說賜錢財的,戶部尚書兩手一攤:沒餘糧!沒錢!
有人說賜爵位的,才開口就被大家用關愛智障的眼神嚇回去了:腦子沒毛病吧,爵位現在這麼不值錢?
有人說賜官職的,禮部尚書兩眼一瞪:沒空缺!
“臣以為不妥。”就在眾人還在考慮可行不可行的時候,有朝臣出言反對了,眾人再一看:那不是那刺頭禦史李晏李文淵麼?他這是要和太子一系槓上了?
沒錯,一母同胞的蘇北郡王想當然地就被朝臣劃分到□□之中去了,就好像閩北郡王天然就是齊郡王一派的。
李文淵自從參育嬰堂掌事貪墨一案之後,似乎走上了做直臣、孤臣的了,哪兒有問題參哪兒,誰有犯錯就參誰,一雙眼睛也不知道是怎麼盯著朝中的,哦,不只朝中,還包括各藩王封地。除了還未就藩的閩北、蘇北郡王之外,就連因為體弱留京的晉北郡王都被參過禦下不嚴。
於是李文淵開始侃侃而談的:“賈瑛未有功名,怎可出仕?此例一開,無數投機取巧之輩鑽營旁門左道,誰人正正經經科舉考試?臣認為,賈瑛若是被封賞為官,於天下學子不公平。”
聽著也是全然有道理的,畢竟在朝臣們眼中,賈寶玉是有功於民生,但是僅僅因此就封官,未免太過兒戲了。
於是又有人提議給個不入流的職位,那賈氏小子不是白身麼,比如工部掾吏之類的,也是可以擔任的。
“官”與“吏”是全然不同的身份,為官需要經過科舉沒有科舉制度之前是舉薦)、或者恩蔭,有品級、有俸祿、能升遷;“吏”的身份與衙役更夫、捕快、獄卒之類)並無區別,只不過是提供知識和技術性服務而已,地位極低、待遇低,日後升遷了不能夠當禦史監察官)、也不能考進士。
官和吏雖然經常被連在一起叫做官吏,實際是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這提出叫賈瑛為吏的人莫不是與榮國府有仇吧?就算工部的鄭尚書再愛賈瑛之才,也不會如此毀人。
十六皇子盯著提議如此的官員看了幾眼,把那人看得背後汗毛豎起,恨不得往底下鑽,心下直安慰自己:閩北郡王前些日子差人吩咐自己的事兒一定是得辦好的,有閩北郡王頂著,蘇北郡王如此刀鋒似的眼神也不可怕了!真的!一點也不可怕了!嗚嗚嗚……誰知道蘇北郡王和賈瑛關系鐵的事情是實錘啊!
然後平時上朝並不說話,只是站站的蘇北郡王開口了。
“賈瑛本就是公侯之後,怎可去做掾吏?”蘇北郡王出聲,“這樣吧,父皇,兒臣年後就要南下了,這王府屬官還多有空缺,不如授這賈瑛長史一職?”
長史一職,自古就有,原先丞相制未被六部分權的時候,丞相、國尉和禦史大夫的屬官中都有長史,為屬官之長,秩皆千石,其中以丞相長史職權尤重。彼時,王府也有長史,諸王幼年出就藩國,州府之事即由長史代行,王府長史也是位高權重。
前朝初年行三省六制,削弱相權,後幹脆組建內閣制度,原先一人之下的丞相分權之後,成了好幾個閣老,朝中的長史一職逐漸消失。前朝行節度使制,諸皇子皆被圈養京中,王府長史也沒什麼權利。
本朝,完善了六部制度,又恢複藩王分封制,朝中並無長史一職,僅親王府、郡王府有長史,總理王府對外事務。是虛銜,朝廷賜名而不出俸祿,俸祿由所屬王府發,品級高下視所屬王府主人品級而定,從三品至七品不。主要職能就是總管府內事務,並無參政議政之權責。
禦史李文淵還欲開口。
蘇北郡王往前一步:“李禦史還有什麼意見?”語氣端是霸道無比。
李文淵抬頭:“有!”硬是不畏強權、鐵骨錚錚。
“您說。”蘇北郡王一字一頓地開口,是個人都能感覺到他的情緒了。
閩北郡王先是斜了一眼自己找的窩囊廢,又看了看李文淵,覺得這樣的人只要敢和十六做對的,都是好樣的,都是自己人!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於是胖乎乎的閩北郡王也給李文淵打氣:“李大人,你別怕,有啥說啥!父皇會給你做主的。”
方一開口就感覺拉低了金鑾殿的格調,縱使有些人是站齊郡王一方的,也覺得齊郡王有一個這樣的弟弟,比東宮那邊遜色多了。
老皇帝看了胖兒子一眼,把胖兒子看得縮回佇列裡,然後才問:“李愛卿還有什麼看法?”
“這賈瑛若是成為郡王府長史,日後不可擢為實職,否則,要科舉有何用?”原來,李文淵並不很反對封官寶玉,只是強調虛實之分。
更有朝臣聽明白了:是呀,一個郡王府的長史頂了天就是從五品的虛職,這賈瑛要是等到了年滿二十想要捐官兒多花點錢就能捐得了——如今不過是提早五年,又給他省了幾千兩銀子罷了,怎麼看,這買賣都不虧!至於日後蘇北郡王若是成為親王了,那對應的長史是從三品的這回事,大家先沒考慮,畢竟從蘇北郡王到親王……還有很長的路。
齊郡王一系的人原本針鋒相對的就不是蘇北郡王,因此也就並沒有竭盡全力地反對。只有閩北郡王很光火。因為他父皇居然就這麼同意了!
就這麼同意了!!!自己想叫愛妾的兄弟做長史一事還被母妃罵了個臭頭,好歹那小子還是秀才呢,比白身賈瑛不是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