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陳泉終於長大了啊!”
媽媽夏彩斌,拿著鉛筆,壓著兒子的腦袋,狠狠在白牆上留了一道黑印。
陳泉的身高,在13歲生日這天,正式超過了1.4米。
“我早就長大了!”
陳泉用手使勁撲稜著,被壓扁的頭髮,表達不滿。
“好好。我兒子早就長大了。”
夏彩斌心情愉快。“我知道,我早就知道。我兒子最厲害!”
1987年,陳家發生了大量的變化。除了兩個孩子的學習進步,陳德春和夏彩斌的工作,都發生了變動。
夏彩斌成功轉入新成立的審計處,擔任組長副科級),負責基建相關專案,手裡的權利大大增加,不論走到哪裡,都有人小心伺候。
陳德春的變化更大,他已經轉入總廠人事處,擔任副處長,成功跨越了從科級到處級的門檻。
陳德春在科長的位置上,呆了十幾年,早就有提拔的呼聲,但始終未能如願。
如果這次再晉升失敗,也許不得不退居二線,給年輕人讓路,這對於才四十歲出頭的他,簡直無法忍受。
現在,他進入了處級門檻,在處級的圈子裡,又重新屬於年輕同志,上升通道反而被開啟了。
這次的晉升,有厚積薄發的原因,有常年耕耘的原因,更大的原因,來自知名度。
在關鍵時刻,能被領導記起的人,機會顯然更多。
進入86年以後,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兒子陳泉的名字,突然被很多人所熟知。
最開始是玩笑式的謠言,陳泉的初始形象並不算太好,很多人還以此做過文章,試圖藉此打擊陳德春家風不正,管教不嚴)。但隨著陳泉在數學競賽中,不斷的過關斬將,一切的謠言,曾經的攻擊,最後都變成了助力。
陳泉拿到了全國金牌,成了明星學生,陳泉他爸,自然而然,就成了明星家長。
遇到了職位空缺,領導能想到的底層員工,想當有限。在科級,處級這個層次,知名度比能力還有用。
其實不僅僅是他在受益,就連曲峰,曲廠長那邊,也傳來了即將被扶正的呼聲。
子榮母貴,雞犬升天。
“我要量,我也要量。”
妹妹陳瑩跑過來撒嬌。